年版《指南》未对乙肝患者治疗周期进行明确限定。新版《指南》则明确提出,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总疗程建议至少4年,在达到乙肝病毒DNA检测低于下限值,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乙肝e抗原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隔6个月复查1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世界肝脏病学会主席贾继东教授表示,由于我国饮食、生活方式等习惯影响,不少人的谷丙转氨酶水平会出现一过性升高。为避免过度治疗,《指南》提出,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发现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后,建议观察3个月~6个月,如谷丙转氨酶仍不正常,才建议考虑抗病毒治疗。此外,《指南》提出,持续性乙肝病毒DNA阳性、谷丙转氨酶达不到诊断标准的患者,如果年龄大于30岁,也建议进行肝组织活检或者无创性检查,明确肝纤维化情况后进行抗病毒治疗。会议通知年10月30日-11月1日,浙江省医师医院(医院)联合主办“年杭嘉湖地区感染性疾病学术年会暨继续医学教育班”。大会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专业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研究成果作专题报告,同时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了解会议详情及报名,云南白癜风偏方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