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上周五是皓皓一岁的生日,小两口一下班就回家了,想着给孩子好好过一个生日。
可以皓皓吃完饭后,一直呕吐、腹泻,王女士以为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就给孩子吃了点益生菌。
可是过了两天皓皓的情况还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发热的症状,医院。
后来一番检查,后来告诉王女士一家人,孩子得了小儿丙型病毒性肝炎。
王女士受到了惊吓,赶紧询问医生:“是不是看错了,肝炎不是要输血才会感染吗,我家孩子没输过血呀。”
医生问道:“你家里有人患有肝炎吗?有没有给孩子嚼饭?”
王女士一听:“我婆婆以前做手术感染了肝炎,由于孩子牙齿还没长起,平时就把饭嚼烂了喂孩子。”
医生告诉王女士,以后千万别再让老人给孩子嚼饭了,不卫生还容易让孩子感染疾病。
其实像王女士婆婆这样的情况还非常多:
医院,一个有慢性胃炎的老人给4个月的宝宝嚼饭喂食,结果宝宝被感染胃炎。
山东某市的一个老人在生口疮期间给孙女嚼饭,将单疱病毒传染给了孙女,导致孙女浑身出血水,差点丧命。
那么,如何给小宝宝添加辅食呢?
一、辅食一定要煮烂
一般来讲,6个月左右的宝宝都开始添加辅食了,但是宝宝的牙齿没有萌芽,肠胃功能也不完善。
所以,妈妈在给孩子煮辅食的时候,一定要煮烂,或者利用一些辅食工具把辅食切碎。
这样比嚼烂的喂养方式更加健康卫生,而且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
二、禁止嚼饭喂孩子
宝宝开始长牙后,就喜欢到处乱咬东西,很容易咬伤口腔黏膜。
一点宝宝的口腔黏膜破损,就会失去屏障防护功能,自身的抵抗力就很弱了。
如果大人再嚼饭喂孩子,或者嘴对嘴给孩子喂饭,很容易把细菌通过唾液传染给孩子。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