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按肝炎病毒分型可将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5型。在我国以乙型病毒性肝炎多见。病毒性肝炎发病初期为急性期,经治疗一般于3个月内恢复健康。但其中可有1%~10%变为慢性肝炎或发展为肝硬化。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1.6%,为非妊娠期妇女的9倍。
妊娠期母体新陈代谓十率增高,营养物质消耗多,胎儿代谢产物的解毒要依靠母体肝脏,孕期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要经过肝脏灭活。因此,妊娠期肝脏负担加重。
病毒性肝炎可使患者在妊娠早期早孕反应加重,妊娠晚期易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娩期易发生产后出血。妊娠晚期重症病毒性肝炎发生率增高。孕产妇死亡率为18.3%,明显高于非孕期的死亡率5.6%。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
妊娠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妊娠早期母体患病毒性肝炎、胎儿畸形率约高2倍,小儿染色体畸变率为对照组的7倍。早产、死胎、新生儿死亡、低体重儿发生率增加。围生儿死亡率‰。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亦可对婴儿产生终生不良的影响。
1.妊娠期出现严重的消化系统症状,不能用妊娠反应来解释。如严重的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
2.出现明显的全身乏力、畏寒、高热。
3.部分患者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尿色深黄。
4.可出现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产、产后出血等。
1.病史有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不洁饮食史、半年内输血史或注射血制品史。
肝炎病毒潜伏期:
甲型肝炎:2~7周
乙型肝炎:6~24周
丙型肝炎:2~26周
丁型肝炎:4~20周
戊性肝炎:2~8周
2.临床表现急性肝炎在妊娠早期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发热、全身乏力、皮肤和巩膜黄染、尿色深黄。重症肝炎食欲极度减退,呕吐频繁、腹胀、腹水、黄疸加重及肝病表现。
3.体格检查可见皮肤、巩膜黄染、触及肝脏肿大,肝区有叩击疼。
4.辅助检查血清ALT增高,总胆红素在17umol/L(1mg/d1)以上、尿胆红素阳性。相应各型肝炎病毒的血清、血抗原、抗体检查阳性。诊断乙型肝炎可应用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检测。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明确诊断后要积极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及保肝药物。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流产的指征:
1.妊娠早期急性肝炎病情控制后。
2.乙型肝炎患者HBsAg(+)、滴度≥l:、HBeAg(+)、HBeAbIgM(+)者。
3.慢性肝炎活动期,ALT升高。
4.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治疗性流产的时间应尽量在妊娠早期施行。如就诊时已达中期妊娠时不宜行引产术。但若经治疗病情仍不能好转,亦应考虑终止妊娠。此时孕妇及医生均承担高风险。
5.终止妊娠术式的选择:
(1)最好在妊娠70天内行负压吸宫术。
(2)不宜采用药物流产。
(3)孕10周~14周行钳夹术。
(4)孕中期采用水囊引产或剖宫术。
医院
网址: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