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妊娠期的急性乙型肝炎对母亲和胎儿

?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新生儿一旦被乙肝病毒感染90%以上会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因此一直被大家所

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6个月,平均3个月。因此,急性乙型肝炎可产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大多产生在妊娠初期和中期(平均孕17周)。虽然妊娠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感染类似,但由于怀孕母亲的肝脏负担增加,黄疸常常较深,低白蛋白血症也比非妊娠期病发的患者明显,特别产生在妊娠晚期,常可能发展成为重症肝炎,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由于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功能下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产后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

对胎儿有何影响?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也给妊娠妇女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由于担心对胎儿的影响,一些患者因疾病在妊娠初期或中期中断妊娠。实际上,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不会引发胎儿畸形,但由于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致使低体重儿和早产的发生率增加,乃至产生胎儿死亡。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可以造成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致使后代感染。但妊娠不同时期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不同。在新生儿没有实行乙肝疫苗免疫的情况下,妊娠初期和中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出身后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大约10%;但妊娠晚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达70%~%。

是不是需要抗病毒医治?

急性乙型肝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经过保肝、对症及支持医治在1~4个月内完全恢复,6个月内HBsAg消失,抗HBs出现。但是,妊娠期间产生急性乙型肝炎后,慢性化的比率高达18.2%,明显高于非妊娠急性乙型肝炎4.6%的慢性化比率。这可能由于妊娠期间母体为了容忍胎儿来自父亲的抗原,细胞免疫功能减弱,免疫耐受性增强,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下落。

近年来已有少许使用拉米夫定或替诺福韦医治急性乙型肝炎病毒和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的报导。结合这些文献报导,我认为,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使用拉米夫定或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的适应证应该是:①有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伴随HBVDNA复制≥4log10IU/ml,且没有下落趋势者;②延续HBVDNA高复制≥6log10IU/ml,有慢性化可能者;③妊娠晚期HBVDNA高复制≥6log10IU/ml,母-婴垂直传播风险较大者。

如何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措施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母亲相同:应在出身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身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由于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的母亲体内HBVDNA水平一般低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在实行上述主动+被动的母婴阻断措施后绝大多数可以阻断成功。所以,得了急性乙型肝炎的妊娠母亲不要过分担心。

昨天,有一名急性乙型肝炎的妊娠母亲已来信,报告了她到达康复的好消息。我希望我的这两篇博客能够使所有乙肝感染者重视乙肝的性传播,婚前接种疫苗,减少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的产生;也希望我的博客能减轻意外得病妊娠母亲的心理压力,积极医治,到达康复。祝她们母子平安!

来源:蔡晧东自媒体

如何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成药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zysx/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