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肝病会议上(ILC)的公布的一项研究,相比于使用基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丁型肝炎患者,较少出现不良临床转归(如,失代偿或肝细胞癌)。
“目前丁型肝炎治疗仍推荐使用基于干扰素的治疗方案。针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无应答或存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禁忌症的患者而言,迫切需要研发替代治疗方案。”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研究员AnikaWranke在其报告中说到。
研究人员筛选了所有年至年间在汉诺威医学院就诊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加丁型肝炎抗体或HDVRNA阳性的患者(n=)。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丁型肝炎患者的长期结局。研究所纳入的患者分别接受基于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抑制剂治疗(核苷酸类药物)或不接受任何治疗。
研究最终纳入了例患者,最少随访6个月。研究队列的平均年龄为38岁,男性占67%。这些患者中,52例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45例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39例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
◆总体来看,55例患者达到了临床终点:肝移植(n=26),失代偿(n=54),肝细胞癌(n=10)或死亡(n=7)。
◆卡方分析表明,相比于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n=29)或未经治疗的患者(n=17),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很少发生不良临床结局(n=9;P值均0.01)。
◆例患者的HDVRNA数据可用。针对该数据的卡方分析表明,相比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6/28)或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8/42),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与患者的HDVRNA快速降低相关(18/43;P=0.02)。43例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中,18例患者获得了持续性的HDVRNA抑制。
◆多变量分析表明,白蛋白、血小板计数、HBeAg阳性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与有利的临床结局呈独立相关(P=.03)。
Wranke总结称,“相比于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或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接受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较少发生不良临床终点。我们还需要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以确定聚乙二醇干扰素α用于HDV感染患者的HDVRNA应答的潜在临床获益。”
编译自:Interferon-basedtherapyimprovesclinicalout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白癜风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