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东莞海大-黄光辉
随着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加之冬季来临,气候阴冷,雏鸭在育雏期阶段,容易出现成活率低、均匀度差等问题,从而导致用药成本高,出栏体重低,影响整体养殖效益。
进入冬季,气候阴冷,昼夜温差大,鸭子棚舍相对封闭,棚舍垫料粪容易受潮而腐败变质,雏鸭极易暴发传染性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大肠杆菌病等疾病,因此,做好冬季雏鸭的管理工作,将有助于提高雏鸭阶段的成活率。
冬季如何提高雏鸭成活率?
1、做好进苗准备
(1)进苗前,鸭棚要做好保温防寒,检查棚舍是否有破损或漏洞,若有要及时修补加固。
(2)对棚舍内外彻底清扫、消毒,地面和生产区出入口等进行消毒净化,切断病源。推荐泼洒安全广谱高效的消毒溶液,如“海大聚维酮碘”。
2、正确观察并调节适宜鸭舍的温度
保持雏鸭生长的温度适宜,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日常我们如何判断鸭舍的温度是否适合呢?
温度计上的温度仅供参考,判断雏鸭是冷是热,看雏鸭的表现才是最直观的。雏鸭在适宜的温度下,应该是很放松的均匀分散在床铺上,四肢伸展。
如果温度过高,雏鸭会远离热源、向有风处、凉爽处、墙壁周围扩散;如果温度过低,雏鸭会聚堆,趋向热源。
如果雏鸭站立、扎堆,说明温度不合适或雏鸭有病;雏鸭扎堆时,应及时分开,防止底部雏鸭“出汗”影响生长。
图1:温度适合时雏鸭分布均匀
图2:温度过低雏鸭扎堆“出汗”
3、保持良好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有风也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4、保持合理的密度
育雏早期为了保暖,门窗一般封得很严,随着鸭子个体生长,密度增大,分泌物、排泄物的增多;羽毛、皮屑的脱落,舍内的空气极为污浊。因此,保持合理的密度是预防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控制每平方米的雏鸭在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
5、保障雏鸭所需的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6、保证小鸭的营养
由于冬季早晚温差大,雏鸭器官发育未完善,抗病能力差,小鸭阶段生长速度比夏季慢,所以冬季小鸭料适当多喂2-3天。
7、做好小鸭的保健
据以往冬季统计,雏鸭阶段4-10日龄为死亡高峰期。东莞海大饲料有限公司“雏禽保健包方案”组合,针对1-7日龄处于病害高发期的小鸭进行保健,确保安全度过育雏期,提高养殖成活率、均匀度及出栏体重。
育雏方案使用方法(-羽用量)
年使用“保健包方案”的客户实例
实例1:进苗日期:年2月29日
表1:1-7日龄统计分析:称重数量10只
使用方案组王老板的鸭子成活率高、个体均匀、绒毛光亮。7日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高13g,成活率比对照组高10%。
数据2:年9月使用过“雏禽保健包方案”的育雏效果:
上述使用“雏禽保健包方案”的客户,雏鸭阶段成活率达到99%以上,鸭群均匀度整齐。
年11月,使用“雏禽保健包”的方案组与没使用的对比组的效果对比:
1-9日龄效果数据分析表
使用“雏禽保健包”方案的成活率比对比组高0.43-2.13%,方案组的鸭子均重比对比组每羽多30-40g。
经东莞海大全年不间断验证育雏方案效果证明,使用育雏方案,能有效提高苗期的成活率、均匀度和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盈利水平的。
使用“育雏四件套”,育雏没烦恼!
编辑:小鱼儿
排版:fishfirst
转载声明?“海大农牧”原创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发邮件yuanyrhaid.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