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医治方法
说起肝脏疾病,我们不能不提起病毒性肝炎,由于这类疾病对肝脏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病情没法得到控制,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因此除要了解它的医治方法以外,还需要知道它有哪些临床表现,这样才能有效的去预防。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发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消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份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随肝功能伤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乃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V、HBV、HCV、HDV、HEV,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己型肝炎曾有报导,但至今病原分离未成功。近些年报导,属于黄病毒的庚肝病毒和单链DNA的TTV与人类肝炎的关系尚存在争议。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潜伏期在15~45天之间,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
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步加深,本期延续平均5~7天。
(2)黄疸期
热退,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出现而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肝大伴压痛、叩击痛,部份患者轻度脾大,本期2~6周。
(3)恢复期
黄疸逐步消弱,症状减轻以致消失,肝脾恢复正常,肝功能逐步恢复,本期延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慢性肝炎
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常见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消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体征为面色昏暗、巩膜黄染、可有蜘蛛痣或肝掌、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有叩痛,脾大严重者,可有黄疸加深、腹腔积液、下肢水肿、出血偏向及肝性脑病,根据肝伤害程度临床可分为以下几种。
(1)轻度
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
(2)中度
症状、体征,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肝功能有异常改变。
(3)重度
有明显或延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随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缘由且无门脉高压症者。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反复或延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A/G比例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3项检测中有一项者,便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急,进展快,黄疸深,肝脏小。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出血偏向明显并可出现肝臭、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而排除其他缘由者,胆固醇低,肝功能明显异常。
(2)亚急性重型肝炎
在起病10天以后,仍有极度乏力、纳差、重度黄疸(胆红素171μmol/L)、腹胀并腹腔积液构成,多有明显出血现象,一般肝缩小不突出,肝性脑病多见于后期肝功能严重伤害,血清ALT升高或升高不明显;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即胆酶分离,A/G比例颠倒,丙种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40%。
(3)慢性重型肝炎
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史,影象学、腹腔镜检查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表现者,并出现亚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成慢性重型肝炎。
4.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有明显肝大、皮肤瘙痒、大便色浅,血清碱性磷酸酶、γ-转肽酶、胆固醇均有明显增高,黄疸深,胆红素升高以直接增高为主,转氨酶上升幅度小,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较轻的临床症状和深度黄疸不相平行为其特点。
5.肝炎后肝硬化
初期肝硬化必须依托病理诊断、超声和CT检查等,腹腔镜检查最有参考价值。临床诊断肝硬化,指慢性肝炎病人有门脉高压表现,如腹壁及食管静脉曲张,腹腔积液、肝脏缩小,脾大,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增宽,且排除其他缘由能引发门脉高压者,依肝炎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它常常会使我们的患者出现心理负担,所以了解这类疾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这类疾病有更多的了解,也希望大家在了解以后能够给我们的患者更多的关爱,下面就来看一下病毒性肝炎会有哪些医治方法?
1、一般处理
1、休息
急性肝炎的初期,应住院或就地隔离医治并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劳,以利康复。慢性肝炎活动期应适当休息,病情好转后应注意消息结合,不宜过劳。由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转重者应卧床休息,住院治疗。
2、营养
病毒性肝炎患者宜进食高蛋白质、低脂肪、高维生素类食品,碳水化合物摄取要适当,不可过量,以避免产生脂肪肝。恢复期要避免过食。绝对禁酒,不饮含有酒精的饮料、营养品及药物。
2、药物医治
各型肝炎病人有明显食欲不振、频繁呕吐并有黄疸时,除休息及营养外,可静脉滴注10%~20%葡萄糖液及维生素C等。
1、慢性肝炎
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调剂免疫、保护肝细胞、改良肝功能、抗纤维化及心理等医治措施。目前认为,构成肝炎慢性化主要是由于病毒延续感染,因此,对慢性肝炎应重视抗病毒医治。
2、重型肝炎
以综合疗法为主,主要措施是加强护理,进行监护,密切视察病情。加强支持疗法;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补给新鲜血液或血制品,含高支链氨基酸的多种氨基酸,抑制炎症坏死及促肝细胞再生药物。改良肝微循环,下降内毒素血症,预防和医治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大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腹水及低血糖等。在有条件单位可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及肝移植的研究。
3、病毒携带者
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照旧工作,但应定期复查,随访视察,并动员其作肝穿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作相应医治。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病毒性肝炎的介绍了,医疗健康生活常识百事通(号:BST115)相信大家在看完以后应当对病毒性肝炎这类疾病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面对这类疾病的时候,希望我们的患者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也希望大家能够对患者能给予更多的帮助。
更多精彩请点下面浏览原文
白癜风怎么治疗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