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心肝,你是否也中了这些误区全国

(部分内容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我国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等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情景下,为动员群众,广泛开展预防肝病科普知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在每年的3月18日设立了“全国爱肝日”。

大家对肝脏健康认识的产生了一些误区,看看你是否也中了招。

误区一:有肝病的人才养肝,我的肝没病不需要养肝。

肝病分为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

大部分的肝脏疾病为环境因素所致,其中以肝炎病毒、酒精、化学物质三大因素所引起的肝脏损害最为多见。由于各种肝损伤因素损害肝细胞,都可以造成肝损伤,使其代谢、合成、解毒、分泌及免疫等功能出现障碍,所以不是非要有肝病才影响健康。当我们有了各种使肝细胞受损的因素,就要引起   

误区二:肝脏不疼也没有任何不适,没必要养护。

常听说人有头疼、胃疼、心绞痛却很少听说肝疼,因为肝脏是人体内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被称之为“沉默的器官”。

在病毒、酒精和药物的慢性破坏前期人们很难察觉,所以人们普遍忽视肝脏的日常保健。通常情况下,肝病的加剧都是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等到感觉疼痛时,也不是肝脏出现的疼痛信号,而是肝脏发生肿大之后牵动了肝被膜或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此时的病情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即使肝脏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也需要每年定期做体检,并注意日常肝脏保健。

  

误区三:没有乙肝,我的肝功能是正常的。

乙肝、丙肝属于病毒性肝病,除此之外还有非病毒性肝病。大家都认为乙肝是最危险的肝病,其实不然,丙肝比乙肝更易发展为肝癌。

据疾控专家介绍,丙肝与乙肝的传播途径差不多,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引起传播。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时也会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与乙肝相比,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成为慢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以及发展为肝癌的比例更高,所需时间更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慢性化率为50%-80%。

除了乙肝、丙肝、肝癌、肝硬化这样的病以外,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并不拿“看起来较轻”的肝病当疾病来对待。例如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医院的健康体检中,脂肪肝检出率最高达50%,那些“主力”白领的脂肪肝患病率达30%,60%-90%的肥胖者都患有脂肪肝。但其实脂肪肝患者中约有1/4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一旦发展为肝硬化,即预示着将会出现腹水、消化道大出血或肝功能衰竭的情况,所以脂肪肝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杀手”。

误区四:无视肝发出的求救信号。

肝脏本身没有疼感神经,是沉默的器官,但其实它也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

比如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就容易喝醉了;肝功能减弱会使荷尔蒙紊乱导致鼻头发红、粉刺增多,伤口容易化脓感染,铁质从破损的肝脏细胞流出导致面色发黑。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肝经上出现的不适症状也代表着肝的病变与功能的减弱,如出现烦躁易怒、眼睛干涩、呆滞,手上的指甲易断、“月牙儿”变小,动作迟缓、运动不灵活、四肢无力、眼底出血、关节酸痛、经常抽筋、脸色发黄、口干口苦等症状,就一定要注意肝脏的健康问题了。如视而不见,等到出现肝区疼痛,就为时已晚了。

(编辑:信天骄)

--------------------------------------------

发送相应字母,获取热门文章:

回复KXJ:“因科学而美丽!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今日颁出”

回复KZ:“快走防病!公布最养生的走路法”

回复MMD:“萌萌哒动物冷知识,笑趴开始年的工作吧”

回复BXQY:“美哭了,这才是真正的冰雪奇缘”

回复SMQ:“周末谈健康

食品圈最流行的八大谣言,年,不要再被骗了!”

回复DQ:“你所没见过的地球原始面貌!绝对惊叹!”

欢迎你把喜欢的文章分享给小伙伴~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
治白癜风合肥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zysx/8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