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继续上期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内容,本期主要给大家分享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来源
乙肝呈世界流行,不同地区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较大。全球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30%和45%。我国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60%和80%。
在中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高达7.18%;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万人,占全世界的1/4;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超过万例,占全世界慢性乙肝患者的1/3;1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下降显著,1-4岁组仅为0.96%;1~4岁组HBsAb阳性率由年15.75%升至72.25%;抗HBcAb阳性率由年30.08%降至3.76%;这些数据表明在我国进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取得可喜的成绩。
一
乙型肝炎的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指标共同诊断,同时评估肝脏病变程度、判断预后和监测治疗应答。
慢性HBV感染分为以下几种:
分类
特点
慢性HBV携带者
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ALT/AST正常,HBV-DNA高水平
HBeAg阳性CHB
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
HBeAg阴性CHB
清HBsAg阳性,HBeAg持续阴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低于检测下限,ALT/AST正常
隐匿性CHB
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并有CHB的临床表现
二
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意义
三
乙肝病毒感染后转归
四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五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
1推荐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HBVDNA水平:HBeAg阳性患者,HBVDNA≥0IU/ml(相当于拷贝/ml);HBeAg阴性患者,HBVDNA≥IU/ml(相当于拷贝/ml);
②ALT水平:一般要求ALT持续升高≥2ULN;如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情况下ALT应≤10ULN,血清总胆红素应<2ULN。
2对持续HBVDNA阳性、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疾病进展风险较大,可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
①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2级以上)或纤维化,特别是肝纤维化2级以上(A1);
②ALT持续处于1ULN至2ULN之间,特别是年龄>30岁者,建议行肝组织活检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B2);
③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1次),年龄>30岁,伴有肝硬化或HCC家族史,建议行肝组织活检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B2);
④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时,无论ALT和HBeAg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A1)。
3特别提醒:
在开始治疗前应排除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或药物、酒精和免疫等其他因素所致的ALT升高,尚需注意应用降酶药物后ALT暂时性正常。
(未完待续)
内容:普燕芳
编辑:张志清
更多精彩信息,请加入“昆华临床药师交流群”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