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nbsp不能见虚象就温补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张甦颖陶汉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西医将急性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急性黄疸型肝炎两类。我校刘献琳教授认为,中医所讨论的黄疸属于后者,其病因主要是脏脏功能失调,感染外邪;无黄疸型肝炎的证治可从古籍中胁痛门内探求。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上,刘献琳始终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注意把握三个要点。

认清标本除邪务尽

因急性黄疸型肝炎多以邪实为本,正虚为标,且以阳黄居多,治宜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佐以解毒,基本方为茵陈蒿汤合四苓散。方中茵陈用量宜重,一般在30g~60g,而大黄的用量应以服后保持大便微利为度,这对于排出体内湿毒,提高退黄效果至关重要。本着除邪务尽、祛邪安正的原则,刘献琳特别强调: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不可一见虚象即妄用温补,以免“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使病情反复。

而无黄疸型肝炎,无论急性还是慢性,多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尤以肝郁脾虚者居多,治宜舒肝健脾,方用逍遥散加减。有郁热者,加黄芩、山栀、龙胆草等泄火以解毒;脾虚甚者,加黄芪、党参;肝气犯胃者,加苍术、厚朴、枳壳;肝区痛甚者,加丹参;肝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以柔肝养阴。

整体治疗调养为主

华岫云指出:“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故治之应从整体出发,协调各脏腑功能。在治疗无黄疸型肝炎时,即使呈现肝大而质韧,亦不可徒用攻破逐瘀之品,以免诛伐无过,影响病体康复。

肝功异常要选择性用药

刘献琳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一套针对肝功化验异常选择性用药的经验。黄疸指数高者,多属湿热毒邪蕴蒸,治之必用茵陈蒿、田基黄、玉米须,并酌选黄芩、黄连、黄柏、山栀、大黄等清热解毒之品,配茯苓、车前子、泽泻等淡渗利湿之品。

而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谷丙转氨酶升高者,若见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则为肝经湿热,治宜清泄肝热,佐以利湿化痰,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二陈汤加减。湿热去,舌苔退,谷丙转氨酶多会下降。若见胁痛隐隐、心烦、口干咽燥,尤其是舌红、少苔或无苔,则为肝阴亏虚,多见于慢性肝炎活动期,治宜养阴柔肝,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肝硬化腹水多由慢性肝炎迁延不愈所致,出现腹水常提示肝硬化已进入晚期。病人除食欲减退、倦怠乏力、体重减轻、腹胀、腹泻等常见症状以及肝脏质韧或坚硬,表面呈粒状或结节状,脾肿大,面色黝黑,黄疸等体征外,肝功能检查往往突出表现为蛋白质代谢异常。应扶正与利水并施,常常通过舒肝养血、益气健脾,使肝气条达,脾气健运,进而达到消除腹水的目的。倘若不能认识到腹水乃肝脾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属病之标,而徒以利水逐邪法治之,必然会更伤正气,正气无力抗邪,腹水终难消除。

刘献琳认为,白蛋白属人体的精微物质,离不开脾的化生与健运,故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时,除了以当归、白芍配柴胡养血舒肝外,常重用黄芪、党参、白术配甘草益气健脾,培土以荣木,健脾以利水。传统方法治疗腹水,多侧重于攻逐水饮或淡渗利水。刘献琳通过向西医学习,认识到此法极易因损伤肝肾之阴而诱发肝昏迷或大出血,不可不慎。基于此,刘献琳治疗肝硬化腹水时,十分注意逐水与养阴并举,喜随证配伍沙参、麦门冬润肺以滋肾,使利水消胀而无伤阴之虞。

献给你,最需要的,不知道是否看到……

不要忘记分享到朋友圈。转发功德无量

请搜索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zysx/7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