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根据本期JAMARevisited的一篇文章编译,原文发表于年。
近40年过去,从流行病学、自然史、病毒学、免疫致病机制,到预防、诊断、治疗,人类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不断深入。如今疫苗的广泛接种大大减少了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为治愈丙型肝炎带来曙光。
籍此希望与挑战并存的时刻,不妨一起来重温一下40年前的病毒性肝炎的经典之作,即使而今看来当时的认知难免粗浅,也是一路走来学科不断发展的印证。
人类自古代起即认识到病毒性肝炎的存在,然而直至二战时期才认识到这是一种常见传染病。
流行病学数据提示存在两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一是甲型肝炎或传染性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短(15-45天),一是乙型肝炎或血清型肝炎,通过肠外途径暴露感染,潜伏期长(50-天)。
近期研究显示:(1)其他传染病也可有病毒性肝炎的表现(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弓形虫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2)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可能通过粪口途径或肠外途径传播;(3)至少还存在一种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其潜伏期介于甲肝和乙肝之间。
在过去20年这些疾病相关的免疫学方法的进展为上述发现提供了便利。以下是近期研究的亮点。
甲型肝炎
甲肝可以散发或爆发的形式出现,爆发趋向于每间隔7年发生一次。它常常通过粪口途径经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也可能直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此外,还曾假设过空气传播……
黄疸前期的血液中含有病原体,常常在出现黄疸后不久即消失。因此,虽存在肠外传播的可能性,但其造成的输血传播远远少于乙肝或“丙”肝。
近期免疫学方法发现了该疾病的抗原(HAAg)和抗体(抗-HA),免疫电镜及免疫粘连为流行病学研究及病原体识别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初步数据提示甲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很少引起临床症状,因为在很大比例的成人血清中都发现了抗-HA的存在。
乙型肝炎
在Blumbe乙rg在年发现澳洲抗原(HBsAg)之前,一直认为乙型肝炎仅通过暴露于血制品传播,且致死率高。虽然潜伏期常常小于50天(10-天),几乎所有的输血后肝炎都归咎于它。
近期逐渐认识到:(1)0.5%的美国人口携带HBsAg,可能具有传染性;(2)15%-25%的都市青年抗体(抗-HBs)阳性,提示曾经暴露。获得抗体的年龄最常见于15-25岁之间。
HBsAg有若干亚型。大多亚型具有一个相同的抗原(a),d或y中的一个以及w和r中的一个。因此,最常见的亚型有adw,adr,ayw和ayr。
r亚型抗原决定簇最常见于亚洲和南太平洋,而w出现在美国、欧洲及非洲。d和y在急性肝炎中平分秋色,但是d还最常见于慢性肝炎及携带状态。这样的亚型分布特征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为理解该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丙”型肝炎
在过去几年,随着无偿献血人数的增加及对HBsAg血清学检测减少了经血液传播的乙型肝炎。然而,输血后肝炎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8%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并没有甲肝或者乙肝的血清学证据。其中一部分患者因抗体滴度升高考虑为巨细胞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没有发现其他可能的致黄疸病原体。
评论
显然,病毒性肝炎与脊髓灰质炎有一些共同之处:都是常见的传染病,较少出现明显的临床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希望其共同点不止于此,若不同抗原序列的肝炎病毒有限,那么对所有类型疾病进行的积极的疫苗接种就存在可行性了。
还有很多科学上和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回答,同时更多的信息及解决办法有待发现。然而,用以识别不同类型肝炎的抗原-抗体系统及研究用易感动物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希望,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法将会问世。
来源:丁香园
中科白癜风微博哪里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