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国际顶级期刊HEPATOLOG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45.html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国际肝脏病学领域顶级期刊《HEPATOLOGY》(影响因子:14.)在线发表了题为“AfunctionalvariantinUBE2L3contributestoHBVinfectionandmaintainscccDNAstabilitybyinducingdegradationofAPOBEC3Aprotein”的研究成果。周莉副教授、任吉华博士和博士研究生程胜桃为本篇文章的第一作者,陈娟研究员和黄爱龙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这是继年4月以来,《HEPATOLOGY》第二次发表我校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

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是病毒进入细胞后首先形成的产物,在肝细胞核内可形成微小染色体,作为HBV复制的中心,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以及持续感染状态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BVcccDNA在肝细胞核内持续稳定的存在,被认为是HBV感染慢性化、抗病毒治疗无法彻底清除以及停药后肝炎复发的最主要原因。因此,HBVcccDNA是当今乙型肝炎病毒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难题,而其中解析cccDNA的调控机制也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是慢性乙型肝炎治愈策略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众所周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党和国家一直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为此专门设立了传染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多个资助渠道,推动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

十余年来,在传染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我校课题组专注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基础研究,特别是近年来,该实验室连续主持承担“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围绕cccDNA转录的表观调控和cccDNA稳定性等科学问题开展持续深入探索,聚焦如何沉默cccDNA的转录或cccDNA清除等乙型肝炎治愈领域最重要的问题,在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进展。自年起,课题组医院建立了上千人的乙肝高危暴露儿童队列和乙肝慢性感染儿童的病例对照样本库。研究聚焦儿童乙型肝炎队列,首次揭示了泛素结合酶基因UBE2L3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儿童乙型肝炎慢性感染和干扰素治疗具有显著性关联;进一步的病毒学机制研究揭示UBE2L3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促进APOPEC3A的降解,从而有利于维持HBVcccDNA的高稳定性。研究首先鉴别出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易感基因UBE2L3,揭示了cccDNA在体内持续稳定存在的新机制,为乙肝高危儿童的预防和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年4月发表在《HEPATOLOGY》杂志上的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揭示在乙型肝炎病毒自然感染状态下,cccDNA微染色体转录受其组蛋白乙酰化状态调控;并首次明确在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细胞早期,组蛋白去乙酰酶SIRT3可结合至HBVcccDNA并协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抑制病毒复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zysx/15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