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新冠肺炎时,大连等地被曝出现甲肝病例。最早的消息来自一家企业3月6日发布的内部通知,称“大连和丹东地区因食用海产品而引起甲肝暴发”。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10日通报称,辽宁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目前处于高度散发状态,特别是沿海地区居民,进行必要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感染。
虽然实际情况并非通知中所说的“暴发”,但现在确实为甲肝的高发季节,那么甲肝是什么?又该如何预防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Q:甲肝是什么?
A:甲肝和乙肝一样同属于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乙肝病毒(HBV病毒)引起的,甲肝则是甲肝病毒(HAV病毒)导致的。
甲肝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多经水、食物、日常接触等方式传播的重要食源性病毒。如今人们对甲肝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预防方式、治疗方式都已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只要做好防护已经不用那么恐慌。
Q:感染甲肝病毒后会有哪些症状?
A:粪-口的消化道传播是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当水源或食物被病毒污染就有可能出现暴发流行。有不洁饮食史或甲肝患者的密切接触史的人,如果还伴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如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不适、尿色加深等,要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Q:甲肝流行跟海鲜有什么关系?
A:扇贝、蚬子等双壳贝类海鲜在水中生长要通过过滤水的方法来获取营养,因此体内可能富集水中存在的甲肝病毒。甲肝病毒主要是通过消费者食用加热不充分或生吃双壳贝类海鲜而进入人体,从而引起食源性疾病。
Q:甲肝有疫苗吗?
A:甲肝疫苗早已问世,分为两种:一种是减毒活甲肝疫苗,需要接种1针即可,另一种是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次,中间相隔6个月。
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成人都可以接种甲肝疫苗,医务人员、食品行业人员、经常在外面吃饭的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都是甲肝的高危人群,都可以考虑接种甲肝疫苗,其免疫作用一般可持续5~10年。
Q:如果感染了甲肝,该如何治疗?
A:甲肝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3~4周,预后良好,如果出现急性病毒性肝炎,经及时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半年内可完全康复。但也要小心的是,少数重症患者有肝衰竭危险,所以一旦有甲肝的高危因素,医院及时排查。
Q:如何预防甲肝?
A:双壳贝类海鲜可能传播甲肝病毒是不是不可以吃了呢?并不是的,只要遵循采购有保证的双壳贝类海鲜食材,不生吃,充分烹调加热,做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等,就可确保安全食用,防止甲肝疾病的发生。
▌内容来源:广西疾控中心
推荐阅读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要不要带娃打疫苗?
?北海市“公筷用餐文明健康”公益宣传
?什么是“流调”?公众应如何配合?
?复工复产如何科学按需使用口罩?《社会公众使用口罩简易问答指南》请查收
?各类场所防控新冠肺炎消毒规范指引
?办公场所预防怎么做?15张图告诉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