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临床药物治疗杂志,,15(2):91-92
1NAFLD:我国发达地区的常见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中较严重的一种病理类型。其病理学改变表现为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伴点状坏死,肝细胞气球样变等。NASH的持续存在已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15-20%的NASH患者在10-20年内可进展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衰竭和肝癌。NASH目前被广泛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常见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患者。在美国,接近万成年人可进展为NASH,其中约60万进展为NASH相关肝硬化。随着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全球流行,NAFLD同样已成为我国发达地区和富裕阶层的常见病。
2
NASH:尚无有效疗法
目前,尚无针对NASH的有效疗法,治疗目的是延缓NASH进展至肝硬化及终末期肝病。NASH干预手段包括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同时可辅以吡格列酮等药物。NASH已成为丙肝之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很多企业进入这个领域。有针对众多靶标的NASH治疗药物在开展广泛的临床研究[1]。整体上看,这些药物的开发前景还存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仍需更多的临床验证。
3
热点:3种进展最快的药物
有3种药物的进展最快,包括Intercept的法尼醇X受体激动剂奥贝胆酸(OCA)和Genfit的PPARα/δ双重激动剂Elafibranor(GF-)、Galmed的脂代谢调节药物花生酸-胆酸偶合物Aramchol,正处于3期临床阶段。
OCA可能成为首个治疗NASH的药物,年FDA已批准其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治疗。在著名的FLINT二期实验中,服用OCA治疗(25mg,qd)72周,由肝纤维化无加重并且NAFLD活动度积分(NAS)下降≥2分所定义的主要组织学终点以及脂肪变、小叶炎症、气球样变、纤维化等次要组织学终点改善均优于安慰剂组(从基线水平开始变化,-1.7比-0.7;P0.),但清除脂肪蓄积没有达到统计显着。另一方面,仍需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部分受试者出现瘙痒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OCA的III期临床将招募病人,设计有两个一级终点,包括肝纤维化至少改善一级同时脂肪蓄积没有恶化病人比例、脂肪蓄积被清除同时肝纤维化没有恶化病人比例。
而PPARα/δ双重激动剂Elafibranor则相反,耐受性良好,但有效性需III期临床验证。Elafibranor在II期临床中没达到临床终点,mg组和安慰剂组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织活动指数(NAS)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中重度NASH患者(NAS≥4,Elafibranor组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阶段(应答者平均下降0.65+0.61;没有应答者平均增加0.10+0.98;P0.)。
紧随其后的是Galmed的脂代谢调节药物花生酸-胆酸偶合物Aramchol,目前正开展II/III期实验,用于治疗早期NASH。II期临床早期数据显示,Aramcholmg/天可显著减少肝脏脂肪,且在高剂量组(mg/天)受试者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