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立肝病组,由著名肝病专家史又新教授担任组长,在其带领下研制的垂盆草冲剂一致沿用至今,临床疗效肯定。年正式成立肝科,上海市名中医王育群教授担任科室主任,提出了“瘀血贯穿病毒性肝炎发展的始终”,以“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至90年代,在王育群教授的引领下根据对慢性乙肝的不断认识总结,将慢性乙肝的中医病机特征概括为“湿”、“热”、“瘀”、“毒”、“虚”,由此研制复方“芪黄冲剂”,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通过王育群工作室培养了以张玮主任,李莹副主任医师为代表的中青年医师。年张玮教授担任科主任,在老教授和科室年轻医师的共同努力下,肝科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年迁入硬件设施完备的感染科大楼,肝科工作蒸蒸日上,张玮教授在总结王育群教授“活血八法”的基础上,将活血化瘀治则治疗慢性乙肝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除病毒性肝炎外,张玮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进行了深入的临床观察,发现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机特征为肝、脾、肾三脏不足,兼以血瘀、热毒,创制具有“补虚化瘀”功效的“调免I号”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
经过史又新教授、王育群教授,及现任科主任张玮教授等中医肝病专家的不懈努力,学科整体水平稳步提升。肝科现有正式床位39张,年收治患者超过人次,年门诊量超过人次,中医药治疗率高达96%,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是国内保持中医药特色最好的肝病专科之一。目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年成为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
科室近5年来承担各级课题20项,包括国家科技部传染病重大专项(乙肝、丙肝)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面上2项,青年3项,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方面),上海市卫生局项目3项,上海市教委项目3项。
主编全国性教材、专著6部,发表论文论著余篇,“活血化瘀法在肝病中的临床运用和发展”荣获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拥有一支长期在医、教、研一线的老中青结合的队伍,其中包括上海市名中医1名,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1名,上海市高校选拔优青1名,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2名,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先后培养研究生30余名。
本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委、上海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特色病种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纤维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