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健康的致命杀手丙型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为什么说丙肝是肝脏健康“第一杀手”?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且慢性丙肝隐匿性强,相对已经来说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感染二三十年后大约有20%~30%患者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发展为肝癌。因为丙肝的隐匿性和肝癌高转化率,我们也常常称其为肝脏健康的第一杀手。

1.患者认知度低,易延误病情

丙肝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在很长时间内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直至肝脏出现硬化或恶变成肝癌后才出现相关症状。

2.无疫苗可用,预防难度大

丙肝尚无疫苗可预防,这是因为丙肝病毒的基因变异性较大,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大量新变种。

3.人群基数大,传播途径多

丙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输血、输血浆或血制品以及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肝病专家提醒及早做丙肝检测。

丙肝病毒慢性感染与肝硬化及其肝癌高度相关,由丙型肝炎病毒造成肝硬化和肝癌的速度比乙肝更快。

丙肝如何传播?哪些人属于丙肝高危人群?

丙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基本相同,主要是通过输血、血制品和注射途径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者,在某些地区较为突出,患艾滋病患有性乱史者感染率高,母婴传播的途径在HCV感染的危险性也极高。另外,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具也是导致传播的主要途径。

临床上对一些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者,应及早进行丙肝检查,只要有过输血史、静脉内吸毒、卖淫嫖娼、性乱者、以及有过共用剃须刀、牙具、纹身用具等的人都应该进行丙肝检查,此外,牙医、护士、美容师和经常接触血液的医务人员等也属于感染高危人群。

多次受血和静脉内注射吸毒者是丙肝感染最危险的因素。有调查显示,患艾滋病的人几乎一半以上都同时患有丙肝,性乱者和纹身的两类人群中患丙肝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应对这些人群高度重视和警惕,定期进行丙肝检查。

丙肝预防:无疫苗,须拒毒,不共用触血用具

丙肝目前仍没有有效的疫苗,但丙肝是可以预防的。对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1、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2、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3、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大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4、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5、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6、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避免怀孕;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
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zysx/10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