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周来,我国已经确诊了4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其中3例在北京,1例在上海。由于这是我国首次发现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立即引起公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黄热病流行,导致许多士兵死亡。为了预防黄热病在军营中的流行,美国国防部决定为这些士兵接种黄热病疫苗。当时的黄热病疫苗刚刚研制成功,疫苗是用人血清中分离到的病毒研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疫苗中含有少量人的血清。
美国军营开始接种黄热病疫苗不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军营的士兵中爆发了肝炎。年,美国国防部长报告,在1月1日至7月4日间陆军士兵中有人发生黄疸,其中62人死亡。他们认为,这些士兵的黄疸很明显与接种黄热病疫苗有关。年5月至9月,路易斯安那的波尔克军营中也暴发了肝炎,共有人患病,这些士兵只使用过黄热病疫苗。由于这个军营的肝炎高发病率,导致整个部队无法出国作战[1]。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英国。英国医生麦凯阿伦(MacCallum)也发现一些在给士兵们接种黄热病疫苗后出现了肝炎的症状。麦凯阿伦回想起他曾在医学文献中看到相似的病例,在接种含有人血清的疫苗后发生肝炎。他还了解到一些糖尿病和老年病患者在使用了未消毒的注射器后,也会发生肝炎。于是,麦凯阿伦把这些情况进行了总结,认为很可能是含有血清的疫苗中带有引起肝炎的病毒,或者是未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上残留的血液中含有导致肝炎的病毒[2]。为此,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结束后短短的时间里,麦凯阿伦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对一批志愿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他的假设。同时还搞清楚了肝炎不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几乎同时,耶鲁大学的研究者们也证实了肝炎的这两种传播途径,并把它们分别称为“传染性肝炎”和“血清性黄疸”。他们还发现,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传染性肝炎”比“血清性黄疸”的潜伏期短。年,麦凯阿伦提出把因粪便污染了食物和水后经消化道传播引起的肝炎称为“甲型肝炎”,因污染血液经输血传播引起的肝炎称为“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就此有了正规的病名。
经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那么,军营中暴发的肝炎肯定就是乙型肝炎吗?会不会是丙型肝炎呢?
为了进一步证明当年美国军营中黄热病疫苗传播的“血清性黄疸”的病因就是乙型肝炎,年美国医生西弗和他的同事们对年美国军营与黄热病疫苗有关的肝炎暴发中的大约5万名退伍士兵进行了随访,发现当年接种过黄热病疫苗后发生黄疸的士兵中97%检测到乙肝病毒抗体,0.26%仍携带有乙肝病毒。根据作者的调查估计,当年可能有33万名军事人员因黄热病疫苗导致乙肝病毒感染,但极少因此导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3]。这项调查同时说明,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大多数发现为急性乙型肝炎,最终获得痊愈,极少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