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的时候,医生也吓了一跳:不仅仅是码子大,因为过度肥胖,孩子整天头晕。
一量血压:上面直接冲到了,下面也有!
更可怕的是——
小小年纪,血糖高,尿酸高,脂肪性肝炎。
一探究竟:可怜的娃是吃出来的,
原来,父母特别忙,早中晚都在外面吃。小孩子不懂得控制,在外面看到好吃的就吃。
一天三顿:
高糖(胖!)
高盐(胖!)
高油(胖!)
身边的小胖墩越来越多!
周到君最新了解到,
最新版本的美国膳食指南指出,2-19岁的美国青少年每三人中就有一个体重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
上海呢,小胖墩们正在抱团追赶
上海交通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万燕萍教授今天透露,
上海在校孩子,也就是从7岁-18岁的孩子中,
不到四个里面就有一个小胖子了。
小胖子出现的速度也是惊人↓↓年上海地区在校学生儿童肥胖检出率从6.2%
年上升至27.4%,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小胖子里,男孩多于女孩:
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男女比为1.5~2:1。
在学校的孩子年龄越大,肥胖的孩子越多
今天,在健康界“奥林匹克”——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儿童肥胖也成为了各国专家们的热议话题。
▽
孩子吃得胖长得壮是好事,长大了再减肥?大错特错!
万燕萍透露,在20年对肥胖孩子,和正常体重孩子追踪发现。
胖了会招来脂肪肝:
项目组对名在校学生肝脏超声筛查,上海地区在校学生脂肪肝总检出率2.1%-8.8%,(周到君这里深深叹了口气,没想到,脂肪肝在学生族里比例那么高)体重正常组中脂肪肝检出率0.4%-0.7%,肥胖组中脂肪肝检出率7.7%-30.1%;
还有高血压
名上海部分地区在校学生血压测量。
结果显示上海地区在校学生高血压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是体重正常组3-4倍;
肥胖学生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也远远高于正常体重学生;
长大了再减肥太难
真的别把肥胖不当回事,儿童肥胖,不及时干预50%可延续至成人。长大后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将会大得多…………
万燕萍透露,小孩子不能靠手术减肥,也不提倡吃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多运动。
这位十五六岁公斤男孩已经成功减肥,专家开出的处方是:
1、父母每天早起一小时,一日三餐给孩子做爱心餐,彻底告别外面的高油高糖高盐食物;
2、在医生的指导下,这个胖男孩告别“懒癌”,在不伤害膝盖的情况下,慢慢加大运动,一般情况每天步行步
经过一年的努力,整整减掉了50公斤肉。
▽
神马原因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胖了?下面这些,想减肥的也一起来看看————
万燕萍指出,遗传占到20-30%。
BUT,遗传因素可不是板上钉钉的。
好消息是,遗传因素是会改变的哦!
只要你有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好好运动,那么你身体里面的代谢程序就能改变,慢慢地你就能让自己身体里多些“瘦子基因”。
小朋友的肥胖80%与社会及环境因素有关,
不良的饮食习惯,孩子们爱吃饮料,薯片这些垃圾食品家庭环境:父母胖的,孩子也可能是个小胖子,不仅仅是因为遗传,而是拥有了同样的饮食结构
运动少了:上下楼坐电梯、出门坐小轿车的小朋友多了,还有就是那些整天守在手机屏幕前的熊孩子们宫内生长环境因素万燕萍特别指出,如果你现在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慢性疾病,很有可能从在妈妈肚子里的的时候就埋下了祸根。
专家们发现,从妈妈怀孕时,到刚刚出生一百天,生出来体重很轻或者很重的孩子以后肥胖、得慢性病的风险也很高。
一两公斤的低体重儿未来可能也是胖子?原来,低体重儿在宫内没有发育好,出生后就会追赶性生长,被动地接受了不合理、高能量食物,基因要耐受高能量,代谢程序变化。
SO,准妈妈一并控制好体重!!
▽
脂肪增长的3个关键期宝宝出生后千万也别猛喂!
对此,医院儿保科主任陈津津同时指出,
人在成长过程中,脂肪的增长会经过3个关键期:
出生前3个月;
婴儿期;
11岁~13岁!
如果在这3个时期过度发胖,那么孩子今后很可能属于“喝口水也会长胖”的体质。
WYH?
这三个时期,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生的最为活跃,
正常人的脂肪细胞个数大约有亿~亿,
而肥胖的孩子可以增加到亿~亿,
是正常人脂肪细胞数的3倍。
其他时间段: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数目正常。
所以,11岁~13岁是控制儿童肥胖的最后一道关,
若青春期肥胖仍未被控制,则约有80%的肥胖儿可发展为成人肥胖,
因此,把握这个时期非常重要。
在这后天因素中,所谓的“科学喂养”是主要原因。
误区一不吃垃圾食品,却吃鱼类、肉类过量
很多家长都知道吃油炸食品、洋快餐会导致孩子肥胖,这类垃圾食品早已上了黑名单。但是,一些家长看来健康营养的食物,如鱼虾蟹、牛肉、鸡肉等,几乎都会给孩子不设限的吃。这类食物超量食用同样会导致肥胖发生。
误区二不喝可乐,却把乳酸类饮料和纯果汁当水喝
很多家长会限制孩子喝可乐、碳酸饮料,但不限制孩子喝牛奶、纯果汁饮料,或是乳酸类饮料。
其实,喝1瓶毫升的鲜橙果汁,每一百毫升就会产生千焦的能量,按热量值换算,喝1瓶相当于吃了50克米饭。
误区三大米饭、面食等精细食物吃过量
有些家长在让孩子吃饭时,总是喜欢把饭盛得很满,会要求孩子“再多吃一口”,还有一些孩子特别喜欢吃面食。同样地,对这些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不进行控制,孩子也会发胖。
▽
怎么判断孩子是否肥胖呢?怎么判断孩子是否肥胖呢?
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陆文丽
根据体块指数(BMI)来判断。
BMI=体重(kg)/身高2(m)
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20-30%属于轻度肥胖,
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30-50%属于中度肥胖,
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50%以上属于重度肥胖。
▽
预防小胖墩的3个方法1、分餐盘,均衡饮食
每周选1~2天以菜汤、水果或ml牛奶代替主食。营养成分:蛋白质占20%,碳水化合物占55%,脂肪占25%。
多吃杂粮、鱼类、蔬菜和豆制品,其次为家禽和瘦肉类。
土豆、山芋、甜食材料及糖果尽量不吃。
2、让孩子做简单的运动
除了通过饮食控制体重,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运动爱好。比如,游泳、慢跑、跳绳等。如果孩子实在没有喜爱的运动项目,那么家长也要想办法制造机会让孩子“运动”起来。比如不坐电梯,一般爬楼梯20分钟消耗的运动量相当于慢跑1小时,吃完饭带孩子晚上散步等。
3、多给孩子做家务的机会
大部分肥胖的孩子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懒!一旦孩子发胖后,动作变得迟缓后就更不愿意动了,形成恶性循环。父母一定要多给孩子机会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动起来。
SO,让小胖子们告别肥胖,需要大家一同努力。
需要建立社会健康的软环境:政府和政策制定者从法律法规层面推动社会对儿童肥胖问题的重视;
社区和学校则应提供充足的锻炼条件和建立营养标准;
爸爸妈妈以身作则,在家少给孩子叫外卖、少带孩子在外面吃饭。
文字
陈里予
图片
网络
编辑
沈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