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能治愈吗?这是很多乙肝患者心底一直存在的谜团。不少乙肝患者为了能使乙肝病毒转阴,四处寻医求药,花了很多钱,吃了很多药,但乙肝的治疗终点究竟在哪里?日前,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发布新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简称《指南》),首次提出乙肝“临床治愈”,明确将停止治疗后的持久应答、表面抗原消失并伴有谷丙转氨酶(alt)复常和肝脏组织学的改善作为治疗目标,这意味着慢乙肝进入“治愈时代”。
众所周知,我国是乙肝大国,据粗略估计我国约有万慢乙肝患者,而在我国的肝癌患者中,超过八成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针对乙肝防治严峻形势,上海交通大医院感染科科主任谢青教授表示,为乙肝患者提供合适、有效的治疗,帮助他们获得“临床治愈”显得尤为重要。
慢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而引起的长期进展性、免疫性疾病。因此,在抗病毒时提升机体免疫力,使患者获得持久的免疫控制,是实现临床治愈、降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的关键。
目前,抗病毒治疗方法主要有核苷(酸)类药物、干扰素两大类。前者的治疗机制是抑制病毒,而干扰素治疗则通过有限疗程达到抗病毒和控制免疫双重效果,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力,使患者有较高和持久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实现停药后持久应答,如聚乙二醇干扰素。谢青教授向我们分享到,根据《指南》:alt动态上升可判断慢乙肝治疗时机,当alt水平持续或间隙升高且病毒有复制(即:免疫清除期)便是最佳治疗时机。研究显示,经48周长效干扰素治疗,60%优势患者可获得“大三阳”转“小三阳”。
此外,新版《指南》又一亮点在于更新了慢乙肝三大治疗目标,将乙肝治疗分为:基本的治疗终点、满意的治疗终点及理想的治疗终点。基本的治疗终点,指检测不到乙肝病毒,为避免复发,该阶段不能停药;满意的治疗终点,指停药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alt复常与e抗原血清学转换,这是大部分患者能争取的目标,大大降低肝硬化、肝癌的风险;理想的治疗终点,即停药后持久的表面抗原消失,伴或不伴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肝硬化和肝癌风险接近常人。
转载出处:昆明治疗儿童白癜风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