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以来,酒作为是世界上广泛的饮品(也是瘾品之一),深远影响着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中都有出现。在中国,酒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在很多的文艺作品中可见一斑:
例如,煮酒论英雄的三国、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唐朝、三碗不过岗的大宋。但是,从世界酒精消费地图中得知,中国的饮酒量却远远低于欧洲。当然,今天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对比人类的酒量,而是要通过酒量说明一些关于健康的问题。
大脑:影响认知。酒精会进入我们的大脑,影响行为、睡眠、情绪。所以酒后不能驾车。长期酗酒,则会对大脑认知功能造成严重损害,主要影响记忆功能、执行能力和反应速度方面。
咽喉、食管:肿瘤风险。存在大量饮酒习惯的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率比较高。酒精是脂溶性物质,对黏膜的刺激非常严重。
胃:诱发溃疡。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影响食欲。存在大量饮酒习惯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也比较高。酗酒者隔天醒来,往往先会感觉到胃不舒服,这就是因为酒精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
肝:肝硬化。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通过肝脏代谢,直接损害肝脏健康。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酒精性肝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短时间内狂饮或者短期内(3天以上)连续每天大量酗酒,可引起急性酒精性肝炎,甚至因急性酒精中毒导致死亡。
肾脏:尿液增加。酒精会使得我们尿液增加,喝酒多了总是想去厕所,也会出现口渴、脱水的现象。
肠道:肿瘤风险。酒精对肠道平滑肌也有抑制作用,甚至会增加肠道肿瘤的风险。短期的大量饮酒更会加重大多数内科疾患,甚至会因急性酒精中毒致使突发猝死。
警告:那些热爱喝酒并长期奋斗在饮酒一线的斗士们,你们罹患酒精性疾病的概率非常之高。
如果你不幸已经有了酒瘾,那劝你赶快选择戒酒。对于长期酗酒者而言,切忌突然一次性断酒,正确的做法是缓慢地降低酒量或减少饮酒次数,这样风险低,速度快。
在家以控制饮酒次数和降低酒量的办法戒酒不是不可取,是成功率不高,复饮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