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医生,我的肝功很高rd

在平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医院或者通过网络“医生,我的肝功很高!”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肝功能?

推测绝大多数读者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转氨酶!

事实上,转氨酶只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肝脏功能指标的其中一项而已。

先做肝功能解读

请输入标题bcdef

肝脏有哪些功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第1、代谢功能。第2、解毒功能。第3、分泌胆汁。第4、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第5、免疫防御功能。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接着说转氨酶。转氨酶怎么回事?通常说的转氨酶有两种,即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很多年前它们分别被称为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甚至有人简单地把GPT“简称”为PT,把转氨酶水平在80以下的称之为“小PT”,这些称谓当然都不正规,且不表。作为肝脏的重要成分之一,转氨酶代表肝脏行使代谢功能。实际上,转氨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肝、心肌、脑、肾等动物组织都有较高含量。

检测“肝功能”时就发现转氨酶增高代表:

肝细胞受到各种炎症的打击和破坏,转氨酶就被释放到了血液,可能会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肌肉无力等症状。因此,这些症状的出现,也常常成为判断是否有肝损害的依据。说到肝损害,有大有小,有多又少,大到或者多到几乎把肝脏的90%以上的细胞都摧毁了,显微镜下见到的肝脏简直是“一片荒凉”,小到或少到只有部分肝脏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显微镜下只是见肝细胞水肿,或者肝细胞像个被吹大的气球。前者一定伴随肝功能的严重减退,专业上称之为“衰竭”,患者的生命属于垂危状态;而后者的肝功能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

为什么说转氨酶不能与肝功能划等号?

01

转氨酶水平正常或轻度异常,肝脏损害却持续存在。

比如所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这些人乙型肝炎病毒指标一直阳性,但转氨酶没有升高,做肝脏活组织检查却能发现肝脏的炎症反应很严重,有的甚至已经发生了纤维化或肝硬化!

另一种病情严重而临床上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是慢性丙型肝炎,不少患者甚至都已经被确诊为肝硬化或肝癌,转氨酶还是正常的。

更令人遗憾或懊恼的是:丙型肝炎现在是可以用药物治愈的,因为得不到及时诊断而失去治疗机会,那是多么可惜!

02

转氨酶水平很高,但只是一过性的肝损害。这种情况不会给肝功能造成很大影响,后果也不严重,比如:

服用某种肝毒性药物导致的急性药物性肝炎,只要及时停药,肝损害会终止;

又比如喝酒,也可能会导致转氨酶大幅度升高,只要不再继续饮酒,转氨酶就会很快恢复正常。

03

转氨酶不高或正常,黄疸很深。有三种情况:一是胆道阻塞;二是重型肝炎;三是淤胆型肝炎。04

某些肝硬化和肝癌病人,尽管得了晚期肝病,肝功能很糟糕,但转氨酶却是正常的。他们中的不少人是因为有了大量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者体检时发现其他异常才得知原发疾病。医院的病例记载里并不算少。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每年1~2次健康体检很必要,这能发现不少发病很隐匿、进展很缓慢的疾病,隐源性肝硬化就是其中一种,多数早期肝癌也会在体检时被发现。05

还有一类现代文明病,即脂肪肝,表现为转氨酶轻度升高,大多数在单位左右,这种人一般体重超标,或者有大大的肚腩,或者血脂很高。近几年来在我们国家“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与缺乏运动、饮食过量、饮食结构不当、嗜酒无度等有关,是典型的“富贵病”。

转氨酶异常就有传染性?错了

这是一个需要纠正认识误区:“转氨酶异常就有传染性”。解释以下三点:1、导致转氨酶升高的肝脏炎症性疾病主要有五类:即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只有病毒性肝炎才可能有传染性。2、即使是病毒性肝炎,是否有传染性,不是由转氨酶决定的,而是由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是否有病毒以及病毒的含量决定。3、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有别:

急性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为粪-口途径传播,在急性期有接触传染的可能性,所以要隔离患者,以免传播病毒;

而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体液、母婴途径传播病毒,日常接触不会感染病毒。不过这些都不是转氨酶造成传染的。提示各位,请不要“望酶生义”,更不要“望酶生惧”。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一旦出现转氨酶异常,还是要请专科医生来解读。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图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引用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肝友问题

点击文章上方蓝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zlyz/15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