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10月8日-10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主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国感染论坛”在海口召开。10月9日,西安医院党双锁教授做了有关乙肝“脱帽”治疗项目进展的报告,披露了最新项目研究数据,以下是报告的详细内容。
乙肝“脱帽”项目介绍
乙肝“脱帽”治疗项目是一项由西安医院牵头的多中心研究,旨在单用或联合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μg)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使慢乙肝患者获得“功能性治愈”,从而甩掉乙肝的“帽子”,把这种治疗方法简称为脱帽治疗。
研究方法
入组年10月15日至年8月31日期间9医院的慢乙肝患者,研究对象有三类:NA经治CHB患者、初治CHB患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NA经治CHB分为NA序贯联合IFN组(加用Peg-IFNα治疗48周,随访24周)和继续NA治疗组;
初治CHB分为NA初始联合IFN组(初始联合Peg-IFNα治疗48周,随访24周)和NA治疗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分为IFN单药组(Peg-IFNα单药治疗48周,随访24周)和未治疗组。
研究结果
筛选慢性HBV感染者例,入组NA经治CHB例(NA序贯联合IFN组例,继续NA治疗组例),初治CHB例(NA初始联合IFN组92例,NA治疗组87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例(IFN单药组例,未治疗组例)。分析48周和72周的HBsAg转阴率和HBs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以及相关疗效预测因素。1.NA经治CHB
NA序贯联合IFN组48周和72周的HBsAg转阴率分别为30.1%和34.7%,HBs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7.2%和32.2%,均显著高于继续NA治疗组(P0.,P0.05)。
2.初治CHBNA初始联合IFN组48周和72周的HBsAg转阴率分别为38.4%和40.7%,HBs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4.9%和37.2%,均显著高于NA治疗组(P0.05)。
3.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Peg-IFNα单药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48周,随访至72周,可实现47.3%的HBsAg转阴率和37.1%的HBs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未治疗组患者的0.9%和0.5%(P0.05)。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经Peg-IFNα单药治疗48周,随访至72周时HBVDNA20IU/mL的患者可达98.0%,显著高于未治疗组的31.6%(P0.05)。4.疗效预测
对三种类型的患者,12周时HBsAg下降0.5log10IU/mL、24周时HBsAg下降1.0log10IU/mL、12周时ALT≥2×ULN对较高的HBs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均有预测价值。总结最大限度提高乙肝临床治愈效果是我们的主要目标,HBsAgIU/mL(尤其IU/mL)乙肝患者是以Peg-IFNα为基础治疗方案的优势人群,单用或者联合Peg-IFNα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在治疗过程中12周时HBsAg下降0.5log10IU/mL、24周时HBsAg下降1.0log10IU/mL、12周时ALT≥2×ULN是HBs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的阳性预测因素。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