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药中茅台:具备持续提价能力,量价齐升逻辑得到验证】
年10月24日片仔癀的市值有可能超过茅台,毕竟疾病服药是刚需,毛利率高达:83%。未来能达到十几倍升值上百倍的成长空间。
像片仔癀、茅台、云南白药、东阿阿胶这样的企业是不可用金钱复制的,
它们的生意可以长存且产品是垄断的、是行业中不可替代的,"药中黄金"片仔癀大步转向8万亿大健康蓝海,其在细分市场之中根本没有竞争对手,因此一个产品便成就了一家企业。
片仔癀增加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审,垄断加成瘾。垄断,就是没有竞争对手或者你具有定价权。成瘾,代表了消费的连续性。片仔癀增加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审批通过后可增加主治功能。潜在的几个品牌中药大单品,正在走标准化的科技路线,如落实下来,未来市值五千,上万亿,不是没有可能的。
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片仔癀自身发展的优劣势,将片仔癀长期坚持的单一品种战略,升级为“一核两翼”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
其中,“一核”是指以医药生产为核心,主要围绕独家产品片仔癀系列产品,开发生物药、化药等药品;“两翼”是发力化妆品、日化品、保健食品等。
我们认为公司是A股为数不多兼备强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价能力、渠道能力强的公司。公司独家产品片仔癀主要原材料麝香是国家严格控制的稀缺性中药材,多年供不应求,成本压力导致产品可持续涨价;公司主动加强渠道和品牌建设,体验馆模式重塑营销体系,由渠道驱动转为终端驱动,显著拉动产品销量,核心产品进入量价升通道。预计公司18-2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7元、2.29元、3.06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核心产品片仔癀因原材料稀缺和珍贵性具备持续提价能力。独家产品片仔癀是国家绝密配方,因疗效显著被誉为“国宝名药,其核心成分天然麝香是国家严格控制的稀缺中药材,多年供不应求,价格从10年15万/kg上涨到目前45万/kg。天然牛黄维持在12万/kg。原材料的稀缺性和珍贵性决定产品涨价属性,因此片仔癀提价确定性高;且由于疗效显著,群众基础深厚,需求端稳定增长。
“供紧需盛”决定了片仔癀产品强烈的提价预期。年报及年一季报核心品种片仔癀系列保持高速增长,量价齐升逻辑得到验证。?
“一核两翼”战略发力,日化系列快速增长“一核两翼”战略是以传统中药生产为核心,以保健药品及食品、功能饮料和日化产品、特色功效化妆品为两翼,以药品流通、电子商务为补充。年新并表医药商业,贡献19亿收入,占比51.15%;日化产品和特色功效化妆品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年实现收入3.18亿,增速21.83%,其中片仔癀牙膏有望复制云南白药成功路径,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积极进行营销改革,体验店模式重塑销售体系公司积极改变营销模式,由原来的坐商制变革为主动营销,采用区域经销、VIP销售、体验馆多种销售模式。体验店模式对销量的提升明显,公司重点加强终端体验店建设,目前约有家左右体验店,未来将会在长三角、京津冀、两湖、西南地区布局更多体验店,将销售范围扩至全国。
同时,公司将继续增加海外品牌推广,加大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力度,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促进销售增长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核心品种片仔癀销售不达预期;体验店模式拓展进度低于预期;原材料大幅涨价风险。估值?预计公司18-2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7元、2.29元、3.06元,维持买入评级
例如片仔癀(.,4.68,4.82%),公司主营的片仔癀是名贵中药,其在肝病、肝癌等领域有独特疗效,而且片仔癀还能消炎、解毒、缓解疼痛。目前市场上只有这一家企业可以生产片仔癀,它在行业内处于垄断地位;而且目前购买片仔癀的人还是少数,预测片仔癀未来股价或许会超越茅台。
片仔癀药锭被严重低估了,从商誉上讲,未来能够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大单品,片仔癀能与茅台相媲美的,从稀缺性上讲,在我心里,十瓶茅台酒未来将不如一粒片仔癀。
在我们老家药都亳州,有一句话叫“黄金有价,药无价”,我们老家做药材的人虽然不懂炒股,但十年前就当着我的面说过,如果买股票就认两个公司,同仁堂和片仔癀。露露与白药,片仔癀类似,都叫全球独一份!
只是,可以像片仔癀,有时好企业低估值十年不一遇而已。片仔癀终于敢将抗癌这两个字大声喊出来了,好企业,低估的机会有时候十年都遇不到一次,比如片仔癀,我统计过,历史平均PE45倍,我就09年初买的,当时扣非利润对应的PE是25倍,这是最低价了,片仔癀上市十年的时间,几乎是唯一的一次PE30倍以下,至今都没给机会,投资难吗?难!
什么是成功的投资,08年投资片仔癀、10年投同仁堂科技就是超级牛的一笔!伟大企业、伟大的低价,一次交易可保十年稳赢!
近5年东阿阿胶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18.96%;净利润复合增长32.72%,净资产收益率平均24.71%,为深沪两市近家上市公司中投资回报前十名企业之一。
中药有许多独家品种,安宫牛黄丸,白药,片仔癀,速效救心丸等等其价值远为发挥出来,未来有希望成为国际大药,国际大药企。
走亲访友,送烟送酒,送什么说明消费者心目中什么最好,现在人喝好酒吸好烟的人却越来越多,只要有人类存在,就离不开黄赌毒,抽烟喝酒。这两年送健康品的也开始多起来了,以前阿胶、片仔癀、同仁堂健康品都是当药品吃,有病了才吃,不适合当礼品,现在似乎成了送礼热门,这就是消费的大趋势。
目前全国消费片仔癀的人数不到10万人,服用阿胶的人数不到万人,喝茅台的人不到万,只要东西好,品牌资源垄断,随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提升,根本不用愁卖不出去的问题。
当然,股价的估值时高时低.年产的片仔癀每粒三千元,好东西越放越值钱。春节最大的感受,生活富裕后大家对健康的需求在加速上升。自己服用的片仔癀也得到了亲朋好友的广泛认可,这个东西的产量一年只有万粒,国内供应只够10万国人消费,产品价格上涨是必然的。
但股价就另说了,估值不低。
云南白药受益于营销和管理,向消费品成功延伸打开了成长空间,类强生发展模式的企业(药+消费品+器械);
片仔癀和东阿阿胶定价能力强,是最可能向顶极奢侈品演化的资源型中药企业;
同仁堂优势在于全国品牌地位,国企改革是契机。
片仔癀,产品供不应求,癌症治疗范围涉足直肠癌,未来还会有较大的突破.
五大中药龙头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片仔癀、中新药业必将王者归来。
我每年在片仔癀上的消费是茅台五粮液的十倍以上,实际上,茅台五粮液对我来说没有价值,但片仔癀的价值就大了去了,家里老人有个肝胆肠胃的炎症都能用得上。片仔癀药锭被严重低估了,
从商誉上讲,未来能够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大单品,片仔癀能与茅台相媲美的,从稀缺性上讲,在我心里,十瓶茅台酒未来将不如一粒片仔癀。
像片仔癀,二十年以后回头看,就是中国股市令人津津乐道的超级大牛股.
像涪陵的榨菜,贵州的茅台,云南的白药,东阿的阿胶,漳州的片仔癀,北京的同仁堂,承德的露露,很可能被贴上“注定必然如此”的标签,不会超过二十家。
岿然不动是聪明之举。有些产品,消费者购买的动机不会随着技术或销售渠道的改变而改变,就像人们为什么要喝茅台、用白药、片仔癀,这与几十年前实际上没有任何改变,而且下一个几十年依然很难改变。
现在生物技术已包含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基因和细胞工程属于医疗而非医药,而发酵工程让我想起来许多中药制作过程的必不可少环节,比如片仔癀就有一个绝密的发酵环节,阿胶也可以说是最古来的生物药。
先说结论,估计年销量增速约为25%,提价幅度预计6%,净利润约为10.5亿元(增速约35%,17年、18年为历史上业绩最好时期),对应估值约为44倍。
01对于公司发展阶段的判断
公司上市后发展历史简单划分为三个阶段,3-6(何建文时代),6-(冯忠铭时代),-至今(刘建顺时代),销量复合增速分别为7%、12%、25%。数据的差异背后是对公司战略,以及产品销售策略的变化。
且从近三年的体验店开设,广告及其他公开场合推广力度等都可以发现,本届管理层对于走出传统优势区域,打造全国品牌欲望非常强烈。
我们认为公司成长路径是由知晓率提升(推广力度增加)、产品覆盖区域扩大(体验店开设,经销商布局)、消费人群覆盖数量增加,最终将演变为全国性传统中药企业,再以品牌效应拉动衍生品增长。
02对于年销量增长的判断
首先,我们先看看年片仔癀销量增长的主要区域,主要还是福建和广东地区,其销量占比从年的44%,提升到年的60%。
其中福建地区销量增长约为31%,而广东地区销量增长超过%。其他地区增长较快的还有上海、重庆等地,但基数较小。
为什么传统优势区域会有这么快的增长,我们分析认为是终端被压制需求释放,同时叠加消费升级的大环境所致,对于年销量增长维持25%的判断。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渠道压货问题,建议可以用新开体验店数量来进行计算,年全年新开体验店约为60家,假设由于铺货原因每家体验店备货2件共0粒,其中渠道库存约12万粒,在年的30万粒销量增长中占比较大。
对于年,我们估计全国片仔癀销量也将超过30%,大约新增万粒的,而当年新开体验店约为20家,新增渠道库存也仅为4万粒,更多的是动销好转拉动,我们判断该趋势是良性的可持续的。
其次,我们将年公司销售情况按照渠道进行分拆,可以发现当年销售增长主要为体验店、以及VIP渠道,其余如漳龙实业及区域代理商销售几乎说是勉强过得去。
但从年预测数据可以明显发现,在体验店渠道实现翻倍增长的同时,经销商渠道增速已经出现大幅度增长。我们认为这是在公司整体营销态度转变,以及体验店模式下对经销商渠道刺激作用所致。
按照年-年销量增速均为25%假设,则模型预测年-年经销商渠道增速约为26%和23%,我们认为该数据较为合理,虽然低于公司整体增速,但相对于年已经有很大改善。
种种迹象表明,片仔癀在经营上正在沿着既定的策略方针,逐渐从区域特色的全国品牌,逐渐走向更加广阔的全国市场。片仔癀药品系列目前仍未完全挖掘其潜在市场价值,预期其年收入规模约为30亿元。
在品牌中药中独家品种往往具有更大的议价权,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白药和阿胶二者单品收入规模分别约为50-60亿、45亿元。
在产品发展过程中均面临着资源瓶颈,但通过提价对产品价值进行回归,对品牌文化进行推广,最终发展为几十亿大单品。
我们认为片仔癀也正在经历资源稀缺到价值回归再到反哺上游原材料的过程,鉴于片仔癀面对的是数千亿的保肝护肝市场,在量价齐升的背景下,预计在年间收入规模或突破30亿元。
03对于公司原材料库存的判断
麝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国总麝数量不到10万头,乐观估计假设按照5万头*10g/头=Kg。公司使用量约为kg左右,市场占比约为60%。我们认为对于公司来说天然麝香供给是安全的,理由如下:
库存充分。首先从库存原材料变化角度看。在年片仔癀系列超过10%销量增长、商品库存增加约%的背景下,原材料库存上升约5.3%。可见公司当前对原材料的使用量较少。
公司在年年报中也公告其前期募集资金2.1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预计天然麝香等储备还将继续增加;行业人工养麝数量逐渐上升。
根据中国知网与陕西省林业局数据,年养麝数量不到1万头,而年2月最新数据已经达到2万头,7年时间内养麝数量实现了翻倍。
我们判断人工养麝数量在麝香价格走高的背景下将快速增长,缓解行业资源瓶颈压力;建有自己的养麝基地。公司目前在四川、陕西建有养麝基地,目前规模约0头,预计年产麝香约10kg,将缓解公司原材料压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销量增长未出现原材料金额下降,且其储备及自建养麝基地,以及行业供给逐渐改善,故判断天然麝香不是企业的发展瓶颈,公司具有长期成长逻辑。
04表面估值贵,为什么还要配置?
刘董事长第一届任期内(年-年)通过体验店及文化营销为公司发展夯实基础、第二届任期内(年-年)很可能实现快速增长,17年已经体现淋淋尽致;
还在担心所谓的麝香问题吗?太OUT了吧;估值真的贵吗?历史估值28倍-78倍,中位数54倍、18年现仅44倍,为什么现在不买入呢!(17年初我们也是这么写,股价得到充分佐证)。
如果与可比公司对比,可以发现东阿阿胶也曾经经历了同样过程,在1-5年间低增速迷茫期平均估值为27倍,期间母公司收入复合增速约为9%。
在6年管理层换任起全面启动提价,同时提出定位高端滋补品战略,经历了从6年-年高估值时代,剔除牛市影响平均估值为55倍,期间母公司收入复合增速约为23%。
在多品类发展领域十分成功的云南白药,5-年间平均估值也接近52倍,母公司复合增速超过35%。我们认为市场愿意给予高估值,主要是看到公司经营的变化以及对未来业绩高增长的预期,刚好片仔癀正是这类公司。
片仔癀引起业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