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当前,我们怎么看?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于传染病,我们并不陌生。其实“传染病”是个外来词,我们以前统称“瘟疫”,烈性传染病为“瘟”(也叫“疠”),一般传染病为“疫”。
完整的认知是理性的前提。以开放的视野观察,能帮助我们在疫情面前构建完整的认知,减少恐慌的情绪,多一点理性,多一些信心。
首先
我们纵向看历史
有一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这个“多灾多难”,就包括各种疫病。年前,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虫”“蛊”“疟疾”“疾年”等关于疫病的记载。《尚书》《周礼》《左传》等古籍中多次出现“疠”字。据年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统计,从战国中期(公元前年)至明朝末年(年)年间,仅二十四史记载的瘟疫大流行就有95次;地方志记录的小范围疫情几乎“无岁不有”。代表性的有:
宋代李唐的《村医图》生动描绘了医生救治感染疫情病人的情况。(资料照片)
01.东汉末年大瘟疫。02.魏晋南北朝疫情高发期。03.金末汴京大瘟疫。04.元末大瘟疫。05.明末大瘟疫。06.霍乱传入中国。07.晚清大鼠疫。08.年“亚洲流感”。09.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0.年出现的人传染H7N9禽流感。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算上新近批准“乙病甲管”(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措施严格管理)的新冠肺炎,总共40种。以上10次典型疫情中能确定疫病类别的,仅鼠疫、霍乱、流感、非典和人传染H7N9禽流感,只是其中的5种。其次
我们横向看世界
各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发的传染病,也让全世界饱受煎熬。世卫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