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科普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7月27日,《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科普版)》医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医院党委副书记陈红、撰写编委会专家、肝病和传染性疾病领域的专家、患者和社区代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同期向全国医院网络直播。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乙肝报告病例多年来居所有法定传染病的首位,约占总传染病总数的1/3,每年乙肝的新发感染者达10万之多。全球3.5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有近1亿人。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已在年发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水平具差异,部分偏远地区的医护人员及基层医疗工作者可能不能透彻地理解和执行指南中的推荐意见。此外,普通群众和患者也较难理解指南中的医学术语。

  鉴于以上问题,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魏来教授和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牵头,携手两个学会的专家,共同组织编写了《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科普版)》。

  《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科普版)》是我国肝病领域的第一部科普性指南,内容涉及疾病定义、诊断及治疗知识、自我管理、医学术语解释、常见问题解答等,语言通俗易懂,普通百姓、患者及家属、基层医护人员均能阅读及理解。该指南在“世界肝炎日”的前夕正式出版。将为中国的普通百姓和患者带来福音,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中新网健康频道)

常见问答:

1.什么是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其他症状。

2.乙肝的危害

病程迁延,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在慢性HBV感染者中,有15%~25%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而过早死亡。在世界范围内,约80%的肝细胞癌病例由HBV感染造成。

3.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乙肝病毒(HBV)主要传播方式有经血(输血或血制品、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等)、母婴和性接触三种。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一般不会传染HBV。目前尚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

4.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有哪些?

乙肝病毒(HBV)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等风险更高

更多内容欢迎阅读《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想了解更多请继续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白癜风可以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zlyz/1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