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宜忌之二十五慢性病毒性肝炎

根据个人时间安排,以后不定期地介绍各种常见疾病的用药宜忌知识。这些都是平时患者朋友不容易知道的,医生朋友也很想知道的哦!呵呵!

不同人群的用药宜忌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意味着乙肝病毒感染,但不一定标志着有乙肝存在。在这种患者应接受进一步检查,包括乙肝“两对半”、病毒基因(DNA)、肝脾超声、肝功能试验等。如果临床上缺乏症状、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则多数为无症状携带患者。对于这种患者,应着眼于维持体内免疫稳定,不宜盲目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清除病毒,因为一方面药物过多会增加肝脏负担,另一方面,机体免疫耐受一旦被打破,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感染的肝细胞,继而诱发肝病变。干扰素对这种患者多数无效。必要时可应用核苷类药物,此类药可直接抑制病毒,与免疫系统关系不大。

2大三阳者

对于转氨酶反复升高,症状多且重,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均阳性即所谓“大三阳”慢性乙肝患者,必须进行抗病毒、保肝和抗纤维化治疗。以使迅速复制的病毒得到抑制,减少肝细胞损害,减轻肝纤维化,从而阻断肝硬化的发生。即使患者不是“大三阳”,但只要肝功能长期不正常,或已有肝硬化的早期表现,仍需抗病毒治疗。可应用对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的药物,也可应用免疫调节药物,通过强化机体免疫功能而抑制病毒,干扰素是经典药物。中药中苦参、猪苓多糖、苦味叶下珠等均具有一定的疗效,根据病毒感染量、肝功能状态、免疫状态而设计的免疫程序治疗,花费不多,远期疗效往往较好。

3小三阳者

对于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的所谓“小三阳”患者,应区别情况具体对待。如果经过1次肝炎发作或经正规抗病毒治疗,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者,常意味着疾病康复;但如果血清中病毒基因仍高,肝功能异常,常说明病毒变异。在我国慢性肝炎患者中70%左右有这种变异现象。由于这种变异病毒可逃避人体免疫监视,常易发展为慢性重症肝炎,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于这种患者的治疗类似于前述的“大三阳”慢性乙肝,但治疗往往更困难,常需几种药物联合治疗。对于家族中有肝癌史、年龄35岁以上男性“大三阳”患者,主张定期进行抗病毒或免疫调节治疗,以预防肝癌发生。

4肝硬化者

对于已有肝硬化的患者,应立足于抑制病毒、抗纤维化等治疗,以减轻肝损害,阻止向失代偿期发展。核苷酸类长期应用具有抑制病毒作用;定期应用小剂量干扰素,可预防肝癌。但如病情处于失代偿期,则不宜应用干扰素。

合并不同疾病者的用药宜忌1合并甲亢的患者

治疗甲亢的药物如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等均对肝功能有损伤,因此合并甲亢的患者用药时应特别注意检测肝功能,并在医师的指导下服药。同时甲状腺炎、甲亢者禁用干扰素。

2合并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常需应用保太松、复方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及消炎痛等解热镇痛药,这些药都易引起肝脏的损害,同时,这些患者使用的激素类药物可以引起肝炎病毒的复制和再燃。因此用药时应特别注意肝功能和病毒指标。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不应使用拉米夫定。严重血小板减少[<(30~50)×109/L]、白细胞计数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禁用干扰素。

3合并肾炎或肾盂肾炎的患者

肾炎患者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引起肝炎病毒的复制和再燃,肾盂肾炎患者经常使用的抗生素,如磺胺药、呋喃妥因、氨苄西林、先锋霉素等也易引起肝损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药物,必要时定期检测肝功能和病毒指标。

4合并结核的患者

其使用的抗痨药如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利福平等也易损伤肝脏,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尽量避免服用,并经常检测肝功能。

5儿童患者

小儿感染的慢性化发生率可高达80%~90%,儿童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病毒基因易整合到宿主基因,且儿童肝炎患者存在免疫紊乱或免疫耐受现象,造成其生化指标、肝病理改变等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童肝炎只要肝脏有活动性病变,有活动性病毒复制,都应接受抗病毒治疗,抗病毒首选干扰素,但治疗应个体化。

6老年人患者

老年人肝炎的治疗应特别强调热量供给、水电解质代谢支持等支持疗法和合并症的防治。用药要谨慎,禁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由于老年人药物清除率低,相关药物要减量,要时刻注意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其他如癫痫和肿瘤患者,有些抗癫痫和抗癌药也易引起肝脏的损伤,因此也要注意对肝脏的保护。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去最好
宁夏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yfbj/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