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怎样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糖分是供应人体能量的主要物质,肝脏是调节糖代谢的主要内增。饭食经消化变为葡萄糖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餐后血糖升高,肝细胞合成肝糖原储存;空腹时血糖降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有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什么血糖增高?
血糖由2种内脏的细胞来调节:胰脏的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胰岛素促使血糖合成肝糖原储存在肝脏,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肝细胞是肝糖原的合成者和储存处。
慢性肝炎最初空腹血糖正常(3.9~6.1mmol/L),糖耐量试验在餐后1小时血糖6.7~9.5mmol/L、2小时≤7.8mmol/L。继而糖耐量异常,餐后不能完全转化为肝糖原,餐后血糖偏高。再进而空腹血糖也超过正常,此时对肝病会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尿糖阳性,就发展为糖尿病了。
需要说明的是:糖尿病有遗传因素。糖尿病有两种病型:I型由于胰岛细胞损害;II型由于肝脏损害。
血糖增高对肝炎有什么危害?
慢性肝病会促发糖尿病,肝硬化更加如此;血糖增高也会使肝病加重,到糖尿病时更加明显。
糖尿病时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是非糖尿患者的2倍;肝硬化发生糖尿病也如此。糖尿病还使肝癌发病增高3倍。
已控制的糖尿病对乙型肝炎没有影响。
重度乙型肝炎患者发生未控制的糖尿病,可能明显加重肝病变。
白癜风的药物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