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年肝病学学术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二届青年论坛”于今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胜利开幕。这是肝病学分会从年开始举办的又一新的学术会议,会议与已有的两年一届的“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的侧重有所区别,更加突出药物治疗进展的介绍和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展示。会议从篇投稿摘要中,选出了31篇做大会口头报告。另外,明日(9月13日)全天,肝病学分会与国际肝脏研究学会(IASL)联合举办继续教育课程。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医院段钟平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人,段教授简要介绍了会议安排,并宣布了大会正式开幕。随后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魏来教授和来自WHO中国办公室主任ScanoFabio博士分别发表了开幕致辞。
据魏来教授介绍,本次会议秉承去商业化宗旨,更加强调学术内容,所有内容经过了中华医学会的审核,所有讲课的讲者和主持人均由肝病学分会统一安排,所选用的口头报告的摘要均为双向匿名评审的办法选出,即评审时摘要无作者姓名和单位,同时每一篇文章经过3位以上评委的匿名评审。
ScanoFabio博士在致辞中表达了WHO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面的决心和立场。他提到WHO将让所有需要治疗的患者能够得到治疗。他以中国丙型肝炎的疾病负担和治疗现状为例,提出了可能的防治策略。目前,中国HCV感染人数近万,如不给予及时治疗,未来大量患者会死于肝癌,因此丙型肝炎的疾病负担不可小觑。但是,令人可喜的是丙型肝炎治疗新药带来90%以上的高治愈率,且疗程缩短至3个月。然而,新药物昂贵的价格又让医生和患者望而生怯,ScanoFabio博士鼓励中国医生敢于挑战这一难题,想办法来降低药品价格。他介绍说已有降低药品价格的成功经验,包括新型抗HCV药物和艾滋病治疗药物,这些都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WHO将与肝病学家们一起共同努力,促成成本效益分析的研究,最终通过公共卫生学方法来降低药品价格,使肝炎的诊断、治疗在现实世界中能够真正做到广泛可及。
从去年的第一届会议开始,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设立了终身贡献奖,以表彰那些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本年度评选出了六名终身贡献奖得主,他(她)们分别是李河民、刘崇柏、骆抗先、陶其敏、王勤环和王泰龄教授。这些前辈为中国肝病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青年医生、科研工作者的榜样。
开幕式现场,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老、中、青三代人共聚一堂,以共同面对挑战的勇气,传承中国肝病事业的重任。
▌
李河民教授他一直致力于祖国生物制品、疫苗的研制与质量控制。最早组织、参加乙型肝炎血源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
刘崇柏教授他是中国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事业的先驱者!他成功地领导了最早的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
骆抗先教授他年逾八旬投身乙型肝炎的科普事业,乙型肝炎博客点击率高达万次,用自己的行动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坚持的力量。
陶其敏教授她以无谓的精神接种了自己所研发的中国第一支乙型肝炎疫苗,开启了中国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时代!不断超越,研发了中国第一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诊断试剂和中国的丙型肝炎诊断试剂!
王勤环教授她参加、主持“七五”“八五”“九五”国家公关课题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是乙型肝炎临床研究的先行者。
王泰龄教授她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慢性肝炎病理分级分期标准,以及重型肝炎、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等病理诊断标准。
更多会议相关报道,请继续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