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不同于甲肝和乙肝,丙肝病毒是RNA病毒,很容易变异,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病因及发病机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致病根本原因,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饮酒,劳累,长期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等均可促进病情的发展。丙肝的病理改变与乙肝极为相似,以肝细胞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慢性肝炎可出现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严重者可以形成假小叶即成为肝硬化。
HCV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免疫介导和HCV直接损伤两种。病毒因素包括病毒的基因型、复制能力、病毒多肽的免疫原性等;宿主因素包括人体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等。饮酒、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对HCV的感染病程也有影响。主要危险因素1、静脉吸毒由于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及针具等行为,可导致HCV的感染,因此静脉吸毒是丙型肝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许多发达国家,丙型肝炎新发病例主要来源于静脉吸毒,全球有个国家或地区报告过静脉吸毒,对其中77个国家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静脉吸毒者中HCV感染率区间为9.8%-97.4%。在静脉吸毒人数最多的中国、俄罗斯和美国,HCV的感染率分别为67%、72.5%和73.4%。
2、输血传播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血液供应不足且很大比例的血液未经过HCV筛查,每年仍有近百万的人由于输血而感染丙型肝炎。年WHO调查的个国家中仍有41个国家未进行血液筛查,在发展中国家仅47%的捐献血液经过筛查,所以输入未进行HCV筛查的血液或血制品仍是丙型肝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3、医源性感染就诊者在诊疗过程中由于医疗器械重复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格等不规范医疗操作,可导致HCV的感染。
4、其他危险因素
(1)通过性接触可感染HCV,但传播效率较低研究表明在慢性丙肝患者夫妻间可通过性行为感染HCV,感染率在0%~27%区间不等,且与性伴数量、肛交、性传播疾病史等有关联。法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有10人以上性伴侣的人群更容易感染HCV,感染率为1.7%,高于一般人群的0.84%;美国在~年调查结果显示:多名性伴侣与丙肝的感染率有关联,性伴侣在20人以上的HCV的感染率远高于一般人群;比利时一项研究显示:在感染HIV男性同性恋中,HCV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由年的0.2%上升到年的2.9%。
(2)母婴传播虽不常见,但在合并HIV感染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危险性将增加到4%~7%。临床表现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然状态下,其中15%的患者能够自愈,在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儿童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50%可自发性清除HCV。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HCVRNA持续阳性。
3、肝硬化
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肝硬化一旦出现失代偿情况,如出现黄疸、腹腔积液、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其生存率则急剧下降。诊断标准(WS-)1、疑似丙肝病例:流病史+症状/转氨酶升高。
2、临床诊断丙肝病例:丙肝抗体阳性+流病史/症状/转氨酶升高。
3、确诊丙肝病例:疑似/临床病例+HCVRNA阳性。治疗及预后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肝脏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确诊为血清HCVRNA阳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正如我国《丙肝防治指南》所指出的,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使用足够剂量治疗一年,丙肝的治愈率可以达到七、八成左右,还有DAA治疗方案,治愈率也能达到90%以上,这两种也是目前国际上丙肝治疗的最佳方案。研究数据证明,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成功治疗后的丙肝患者,停药后99%的患者疗效持久,因此医生一般建议合适的患者首先选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DAA仍需足够循证医学证据。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效果好,90%患者可获得完全应答而彻底痊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相对较乙型病毒性肝炎为轻,经标准抗病毒方案治疗,有机会清除病毒获得痊愈。部分患者感染20~30年后可出现肝硬化或肝癌。我国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1、摸清丙肝真实流行水平及传播危险因素;
2、加强病例监测和事件监测,做好丙肝聚集性疫情的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
3、针对丙肝传播途径,开展重点防治工作;
4、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丙肝临床诊疗行为,加强丙肝疫情报告的管理;
5、加强丙肝防治的大众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大众媒介;
6、推动完善保障政策,降低丙肝患者负担;
7、加强基层医疗和疾控人员能力建设,保证丙肝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来源: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点击阅读原文,有重要事!
白癜风能治好吗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jbfl/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