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2月12日电)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日前发布中国丙肝病毒和人类基因多态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丙肝及其危害缺乏认知,有60%的丙肝患者感染了病毒却不自知,15%的患者确诊时已进入晚期。
中国丙肝病毒和人类基因多态性流行病学调查是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学肝炎防控项目的内容之一,在全国28家医院开展,覆盖上千名慢性丙肝患者,旨在研究我国丙肝的治疗模式和临床成果,以及丙肝患者基因多态性等,以促进我国丙型肝炎的优化治疗。
作为这一调查的牵头人,魏来介绍,在中国约有1000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若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及时、正确、合理的抗病毒治疗,丙肝是可以治愈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现有普遍使用的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方案。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当前丙肝防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丙型肝炎隐秘性强,低诊断但是高误诊率,早发现、早诊断目前很难实现。在参与调查的所有丙肝患者中,15%的人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发展晚期。在确诊后也因为对抗病毒治疗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逾三分之一的丙肝患者没有在确诊后第一年接受抗病毒治疗。
调查通过一年的追踪数据表明,在我国,随着丙肝患者年龄的增长和病情的加重,接受治疗的困难越来越大。目前现有的慢性丙肝标准治疗方案在基因1型患者中治愈率为44%至70%,这意味着仍有相当比率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未能治愈,特别是难治性丙肝患者群体。而且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可能带来的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和溶血、肾脏损害、精神异常、皮肤损害等影响,都令患者难以长期坚持。
魏来提醒,丙肝危害不亚于乙肝,与乙肝一样,慢性丙肝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诱因。因此,除了要早发现早治疗外,也要根据丙肝患者的个体情况,对治疗方案选择进行优化。对于那些无法使用干扰素,或无法承受干扰素副作用的患者,可使用小分子抗丙肝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新华网/记者:胡浩)
出国服用新药,12年的丙肝病毒完全消失欧美等国近年连续批准了多个直接抗丙肝病毒药物,通过直接抑制HCV的蛋白酶、RNA聚合酶或病毒的其他位点而发挥很强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使持续病毒应答(SVR,相当于临床治愈)提高到90%以上。这些药物目前在美、英、日分别上市,由于国内审批新药时间较长,国内患者仍需等待3~5年甚至更长时间。
据盛诺一家董事长蔡强介绍,美国等发达国家类似索非布韦、Harvoni复方制剂这样的新药还有很多,12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又批准了艾伯维丙肝鸡尾酒疗法ViekiraPak,这是FDA在最近一年中批准的第四个丙肝治疗新药,而中国患者仍需等待。
患者为新药出国看病,回国服药5周后丙肝病毒消失不见
年10月,在饱受丙肝12年的困扰之后,郑先生终于下定决心,在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盛诺一家的帮助下,来到美医院接受治疗,因为这里有丙肝治愈率达到90%的新药——索非布韦。
郑先生奔着索非布韦来到美国,美国的医生却给了他更大的惊喜:医生了解病情后对他说,索非布韦的确对你很有帮助,但是基于索非布韦的一种新型复方制剂Harvoni即将上市,不仅服用简单,对1型丙肝的有效治愈率可达95%。
在郑先生看来,只要治愈率高上1%,都要尽力争取,何况是5%呢。为此,他决定在美国等待Harvoni的上市。医生预测得非常精准,一周后,Harvoni被FDA批准上市,郑先生也因此成为这种丙肝新药的首批受益者。
年11月,医院接受短期服药观察后,郑先生回到国内。医院已经给他开好了治疗所需的Harvoni,他将在国内继续服用,完成剩余药物治疗。日前,在国内服药5周后,郑先生按例到北京医院进行复查,难以置信的是:困扰他12年的丙型病毒性肝炎(俗称“丙肝”)这次检查呈阴性!这意味着他体内的丙肝病毒完全消失不见了!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盛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