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一到,路边大排档逐渐火起来。沧州市民赵先生却因频繁光顾路边摊,被确诊得了甲型急性肝炎。
最近半个月来,40岁的赵先生频繁光顾路边大排档,吃海鲜、吃烧烤、喝啤酒,好几次都因不节制饮酒而酒精中毒,进行输液治疗。这两天,已到承受极限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赵先生出现了乏力、腹胀、发热、眼睛发黄、尿液发黄等症状。到医院一检查,各项肝功能指标异常,他被诊断为甲型急性肝炎,不得不住院治疗。
医院专家李沧友告诉记者,夏季是痢疾、肠炎、甲型肝炎(甲肝)、戊型肝炎(戊肝)等传染病高发期,其主要致病来源之一就是不卫生的食物和饮用水,而路边部分不卫生的大排档就是主要传染源之一。
据介绍,病毒性肝炎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都属于肠道传染病,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就是人们常说的“病从口入”。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经水和食物传播是甲肝爆发和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食物传播系因食物直接受污染或被污水污染所致,特别是水产品,如不熟的肉类、蛤类、牡蛎、泥蚶、蟹等,极易遭受污染,在甲肝食物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甲肝和戊肝是两种急性肝炎,甲肝好发于少年儿童,戊肝好发于青年、中年和老年人。部分路边大排档的食物因保管不好,不注意卫生很容易成为传播源头。
李沧友提醒市民,要谨慎选择路边大排档,不要吃不洁净的食物,一旦出现腹泻、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皮肤、眼睛发黄,小便色黄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来源:燕赵都市网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