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型: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部分乙型、丙型及丁型可转化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且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各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各型肝炎病人。
(2)传播途径: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经血液途径传播()。
二、临床表现
(一)急性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黄疸期:持续2~6周。尿色加深如浓茶样,巩膜和皮肤黄染,约2周达到高峰。有短暂粪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肝内阻塞性黄疸的表现。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二)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者,可见面色灰暗、蜘蛛痣,肝掌,肝脾大。
(三)重型肝炎:是一种最为严重的临床类型,以慢性重型肝炎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肝衰竭:①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μmol/L;②肝脏进行性缩小,出现肝臭;③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40%;④迅速出现腹水、中毒性鼓肠;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定向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烦躁不安,嗜睡,扑翼样震颤、昏迷等;⑥肝肾综合征: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尿素氮升高等。
三、辅助检查
1.甲型肝炎:RNA病毒
(1)血清抗-HAV-IgM:甲肝病毒(HAV)近期感染的指标,是确诊甲型肝炎最主要的标记物。
(2)血清抗-HAV-IgG: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或既往感染HAV的病人,为保护性抗体。
2.乙型肝炎:DNA病毒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
1)HBsAg阳性:见于乙肝病毒(HBV)感染者。
2)抗-HBs阳性: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过去感染HBV并产生免疫力的恢复者()。
(2)e抗原(HBeAg):HBe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大三阳)。
(3)核心抗原(HBcAg):检测到HBcAg,表明HBV有复制。
(4)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DNAP(DNA聚合酶):反映HBV感染最直接、最特异和最灵敏的指标。两者阳性提示HBV的存在、复制,传染性强。
除了抗-HAV-IgG以及表面抗体(抗-HBs)阳性提示已有免疫力之外,其余病原学检测阳性均提示感染。
3.丙型肝炎
(1)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在病程早期即可出现。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丙肝病毒(HCV)感染的标记。
四、治疗及护理要点
1.隔离:甲、戊型肝炎按肠道传染病隔离3~4周,嘱病人注意个人卫生,餐前、便后要洗手;乙、丙、丁型肝炎按血源性传染病及接触传染病隔离();为阻断母婴传播,对新生儿最适宜的预防方法是应用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2.休息与活动:急性肝炎的早期,应住院或卧床休息。
3.饮食:急性肝炎应进易消化、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清淡食物。慢性肝炎患者宜高蛋白饮食(肝性脑病时,应限制蛋白入量),但应注意不要摄食过多,以防发生脂肪肝等。避免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
4.病情观察
护考辅导班报名啦!QQ客服、咨询热线-、QQ交流群、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治疗白癜风的药品北京治疗白癜风到什么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