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文明实践丨虎山卫生院开展

世界肝炎日

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10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与上一年保持一致,即“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为切实做好肝炎防治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肝炎的认识,7月27日上午,虎山卫生院联合区疾控中心在虎山大集开展了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免费测量血压等活动,着重宣传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知识,告知大家“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提高群众对预防接种乙肝疫苗重要性的认识,号召大家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主动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感染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同时针对大家咨询的问题,志愿者都耐心、详细地做了解答。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单、册页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次。通过本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普及了通过接种疫苗、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等措施战胜病毒性肝炎防控知识,提高了大家肝炎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据悉,中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乙肝和丙肝感染人群超过1个亿,每年因乙型肝炎所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88.7万人。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知晓率不高、就诊率低,患者依从性差、治疗不规范。因此,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知识普及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感染时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2.肝炎的传播途径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但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3.预防乙肝,疫苗是武器担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以预防乙型肝炎。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感染,因而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肝病毒感染。为达到最佳免疫效果,需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按0月、1月、6月接种3针。目前对新生儿实行免费接种。第1针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在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4.怎么判断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一般情况下,医院检查乙肝五项,然后根据以下2种指标进行判断: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若定性检测阳性或定量检测0.05IU/mL,提示已感染乙肝病毒,此时接种无效。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不接种乙肝疫苗。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中,当表面抗体30mIU/ml时才对人体有保护作用,达到mlU/ml以上最佳。即当表面抗体阴性或弱阳性时可考虑加强乙肝疫苗接种。5.防止“病从口入”预防甲肝和戊肝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可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甲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灭活疫苗接种2剂,间隔≧6个月。接种甲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yfbj/1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