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知
多少
防疫知识/牢记心中
甲型肝炎是由通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是我国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与我们熟知的乙肝相同,都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类。
防疫小课堂,我们一起了解↓01甲肝的危害:
甲肝通常是急性肝炎,感染后会造成肝细胞损伤坏死,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可能出现乏力、厌油、腹肚、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肝区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可能伴或不伴黄疸的出现。
甲肝具有一定自限性,部分患者感染后能够在数周内自愈,预后通常较好,能够完全治愈,一般也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
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重症肝炎,比如在免疫低下、重叠感染、过度劳累等因素的影响下,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诱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展至肝衰竭乃至死亡。
02甲肝的传播途径:
1、水源途径。水源的传播途径是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通常在下雨时节之后,雨水将患者的粪便等分泌物等冲刷到其他地方并且感染了周边的环境。在设施比较落后的农村里,人们一般会喝井水或者河水等,身体免疫力差的人接触感染源的时候就会引起感染,而农村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不发达,最后病毒会传染开来。
2、食物途径。食用被患者或者病毒污染的食物、食用生的蔬菜、未熟的贝壳类海鲜等都容易引起甲肝病毒。食物的传播方式导致的甲肝潜伏时间短暂,病情程度严重。
3、间接传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接触是甲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被甲肝病毒污染了的器具等转而再去接触并污染食物后由口传入导致的感染。一般群体活动的场所比如幼儿园、团体、公司、家庭等都容易被传染。
常见的可能导致感染甲肝的行为有这些:
饮用野外水源;
生食或烹饪不完全,尤其是虾、蟹、贝类等水产品;
与甲肝患者共用餐具、牙刷等个人物品;
生熟食材混合处理导致交叉感染。
03如何预防甲肝感染?
分餐或使用公筷,能够大大降低就餐中传播的概率。注意饮食安全,不吃来源不明的食物,不生食。保证手部卫生,吃饭、做饭、便后等都要洗手,改正咬指甲、吮手指等不良习惯。接种疫苗,甲肝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随着健康意识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提高.甲肝的传播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每年仍时有发生,因此平时仍要注意饮食安全。若出现不良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
甲肝患者与乙肝患者的传播途径大相径庭,所以对待甲肝要比对待乙肝患者更加仔细,尽量不要与甲肝患者有亲密接触,保持距离,并且要定时对自己活动的场所进行消毒。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