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界肝炎日《戊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教育手册》正式发布提高戊肝认知年7月28日是第6个“世界肝炎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主题是“了解肝炎,立刻行动”,旨在提高公众对肝炎风险的认知。然而,据山东省疾控对部分人群的调研结果显示,仅有7.95%的大学新生知道戊肝具有传染性,对戊肝防治知识更是了解甚少。庄辉院士指出,“目前部分基层医生和大部分民众对戊肝危害认知度较低,以及戊肝检测水平及检测试剂尚未普遍使用,导致戊肝被忽视。”日前,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联合主办的“年世界肝炎日高峰学术论坛”在青岛召开。会议期间正式发布了我国首部《戊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教育手册》。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组织庄辉院士、王玲教授、王佑春研究员、陈新月教授、夏宁邵教授、徐爱强教授、崔富强研究员共同编写了我国首部《戊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教育手册》。手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非常有利于基层医务人员了解戊肝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对戊肝患者的教育,并提供及时、规范、有效的服务。编写团队主编:庄辉院士手册简介:戊肝流行病学传染源戊肝患者和隐性HEV感染者是戊肝的传染源。HEV基因3型和4型除感染人类外,还可感染多种动物,其中猪是HEV重要传染源。传播途径HEV主要经消化道、血液、母婴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其中消化道传播是HEV传播的最常见途径。人群易感性人群对HEV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食品从业人员、军人等野外工作者、大学生和疫区务工或商务旅行者等人群,感染HEV风险高。人感染HEV后可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可持续20年以上。戊肝防治急性戊肝治疗急性戊肝常为自限性,多可完全康复,以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采用抗病毒治疗。但急性戊肝一旦进展至急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死率较高。慢性戊肝治疗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约60%发展成慢性戊肝。戊肝预防1.传染源管理2.切断传播途径3.戊肝疫苗预防戊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为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并推荐用于HE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如慢乙肝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学生或部队官兵、餐饮业人员、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等。戊肝疫苗标准免疫为0、1、6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戊肝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为了获得最佳保护效果,建议按规定程序完成3针戊肝疫苗免疫接种。万泰疫苗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