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预防先行

年7月28日是第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口号是:“抗击肝炎、预防先行”,副标题为“疫苗接种好、铸造健康路”。

就在世界肝炎日的前1天,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发布一则消息,报告了我国当前慢性肝炎的现状:中国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与肝炎有关的并发症。估计当前中国有万慢性乙肝患者,其中万需要治疗,万人因严重肝脏疾病和癌症风险需要紧急治疗。

乙肝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常见的疾病,但大部分受感染者并不了解自身的病情,甚至感染后数十年间一直没有任何症状,因此世卫组织的通稿中将其称为“无声的疫情”。在我国,由于老百姓对病毒性感染的知识了解不够,大量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小编曾在年2月15日人医官微推送过一篇科普软文《大三阳?小三阳?破解那些年关于乙肝的谣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之仔细认真地再复习3遍(表情)。

那么今天我们谈什么?对了,响应主题,咱们谈预防。所有疾病,都是预防胜于治疗的(废话)。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在本地区,按照发病率,最常见的是乙肝,其次是丙肝,然后再到戊肝、甲肝,丁肝非常少见(一般伴随着乙肝病毒感染,不单独存在)。其中戊肝、甲肝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病从口入),其中夏季是甲肝和戊肝的高发季节,这两种肝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极少转变为慢性肝病,大家出去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表情)。乙肝、丙肝和丁肝,目前的防治指南和共识都认为不会通过共同就餐、日常工作、拥抱、共住宿舍等方式传播,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如:性接触、公用针筒静脉吸毒、输注不明来源的血制品以及母婴传播)。其实,还有其他一些病毒可以引起肝炎(可以被检测的),比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庚型病毒等。

那么预防和对付乙肝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乙肝疫苗了!

过去几十年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我国从年开始把乙肝疫苗证实纳入了儿童计划免疫),已经使得少年儿童中慢性乙肝感染下降了97%,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已经得到世卫组织肯定,而且是最廉价而有效的方法。(事实上,受乙肝病毒危害最大的,是免疫系统尚未完全的婴幼儿,而且婴幼儿一旦感染,很容易慢性化,此后数十年可能突然发病,也可能终身携带病毒,通过阻断母婴传播的一系列措施,即使是患有乙肝的夫妻,也可以拥有自己健康的宝宝)

那么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哪些人不建议接种?

除了对疫苗中的成分过敏或正在妊娠期的妇女外,绝大多数人使用疫苗都是安全的。如果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在注射疫苗之前最好咨询肝病专科医生意见,接种疫苗前,建议先检查“乙肝两对半”。

建议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

1.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

2.高危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较大者,如需要经常输血、经常透析的病人、器官移植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属或亲密接触者、医护人员。

按时并全程接种是成功的关键: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以及1个月、6个月分别接种一针,即0、1、6。

成年人其实也一样,在0、1、6个月的时间点分别接种一针。

成功接种疫苗后,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HBsAb),这个抗体的量一般来说会随着时间慢慢下降,但是别慌!!根据资料显示,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所得到的保护效果通常能持续20年以上。想要确认是否有抗体产生,可以在接种疫苗后的1至5个月后复查,因为此时的抗体滴度最高。对于普通人群来说,没有必要总是检测乙肝两对半,在接种后,通常也不需要再加强接种。

乙肝免疫球蛋白又是什么鬼?和疫苗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啦!乙肝免疫球蛋白本身就是一种抗体,能帮助清除血液里的乙肝病毒,但对肝脏里的病毒并不能起效。

什么时候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被患有乙肝患者血液的针头刺伤,或原有伤口接触到带有病毒的体液时,及时使用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感染作用。另,如果母亲是乙肝携带者,新生儿在医生认为必要时,也可考虑使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达到阻断母婴传播的目的。

特殊情况:

如果全程接种完3针疫苗1至5个月后,检查抗体滴度仍小于10mlU/ml,可再次全程接种。若第二次仍未阴性,可放弃再接种,平时注意避免高危行为。(与身体的免疫状况有关,不要老是怀疑注射了假药……表情,笔者的母亲就是打完三针还是五个阴性……囧)

正确的处理:

在确诊乙肝之后,过分紧张和盲目乐观都没有必要,临床上见到许多乙肝患者惶惶不可终日,效仿当年神农氏尝百草,恨不得吃尽天下药物,想置乙肝病毒于死地,最后反而因为服用太多的所谓“药物”加重了肝脏的负担,适得其反。对于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来说,是否用药、如何用药,都有统一的标准,不要盲目用药。当然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坚持定期复查,听从专科医生的意见和治疗建议,改善生活习惯,该用药时就用该用的药物。

最后的最后,再次提醒,目前针对慢性乙肝抗病毒的治疗,只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是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其他未经证实的“偏方、秘方”,切记谨慎!!!

按照套路的要求,广告一下: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yfbj/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