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靠谱了这么生动的乙肝科普宣传画竟是

摘要

在互联网环境中总是充斥着各种谣言,医院或个人通过互联网发布的乙肝治疗虚假信息,在互联网各大平台或自媒体上广泛传播引发恐慌,是造成乙肝歧视的原因之一,如上个星期陈羽凡与白百何的事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一位战友给我传来一张宣传画,说是网上找到的。他说是网上一个宣传乙型肝炎的中找到的,网上还有这么多数类似图片。他觉得这幅画有问题,发给我看看。我看了这幅画,又到百度图片中按照这幅画的题目“肝病的传播途径”搜索,果然搜索出好几个宣传乙肝的网站有类似图片。那么,就让我们挑一挑这幅中存在哪些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1

错误一:标题就让人怕怕

肝病是所有肝脏疾病的总称,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其他肝病不会传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也是不同的。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才会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所以,这幅画把题目写成“肝病的传播途径”是错误的,应该改为“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2

错误二:乙肝不通过昆虫叮咬传播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专门强调:“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乙型肝炎病毒能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国外的一些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表明,饱食了乙肝病毒血液的蚊子再叮咬大猩猩和志愿者,均未发现大猩猩和人被病毒感染。在疟疾和乙型肝炎高发的地区,医生们观察发现,疟疾的流行明显地与季节和蚊虫的密度有关,而乙型肝炎则与蚊虫和季节无关。这是因为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消化酶,可以将吸食到蚊体内的乙肝病毒杀死,乙肝病毒不能在蚊子体内繁殖。

3

错误三:把母婴传播写成“胎源性传播”

“源”指“源头”,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可以把病毒传播给自己的后代,其“源头”是“母”,而非“胎”。如果说“胎源性传播”是指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是胎儿期感染,也是不对的。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有三条途径: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其中只有宫内感染是感染了胎儿,而产时和产后感染都是感染新生儿或婴儿。

4

错误四: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共用剔须刀、穿耳针和牙刷传播实际上也是乙肝病毒的经血传播,是乙肝病毒通过剔须刀、穿耳针和牙刷等皮肤黏膜微创伤后经血传播。一般生活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想了解更多靠谱乙肝知识,欢迎下载亿友app。

小亿笔记

1.一般生活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2.乙型肝炎不通过昆虫叮咬传播。

参考蔡晧东博客

联系亿友

秀米









































白蚀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yfbj/10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