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感染是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但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反映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不少肝炎患者误认为转氨酶升高的越厉害,病情也就越重;还有人误认为乙肝“大三阳”表示病情严重,最近又有不少有关乙肝病毒基因dna检测判断病情的错误宣传频繁出现在媒体广告中,其实肝炎病毒指标无论怎样,都不能说明病情的严重程度,反映肝炎病情轻重的指标有如下几种:

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第2、5、7、9、10因子均在肝细胞内合成,这些因子的半衰期极短,最长者也只有80小时,所以肝细胞严重损害或坏死时,数天之内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就会明显下降。肝坏死的严重程度往往根据凝血酶原活动度高低划分,如果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提示肝炎已经进入重型阶段,小于30%,提示达到重型肝炎的中期阶段,小于20%提示进入重型肝炎的晚期阶段。凝血酶原活动度数值越低,提示病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保持在40%以上者,死亡率15%左右,小于10%者,死亡率高达95%。

2.血清胆红素。重型肝炎时,因肝细胞严重损伤和坏死,血清胆红素升高,黄疸属于肝细胞性黄疸,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总胆红素一般都大于微摩尔/升,胆红素数值越高,预后越差,血清胆红素大于微摩尔/升,死亡率为64%,大于微摩尔/升者,死亡率高达95%。

3.酶胆分离现象。重型肝炎时,肝细胞大片坏死,有功能的肝细胞逐渐减少,转氨酶合成也就随之减少,与转氨酶下降相反,胆红素却不断升高,因而形成转氨酶不断下降,胆红素不断上升的酶胆分离现象。酶胆分离时重型肝炎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4.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谷草转氨酶,80%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细胞浆中仅占20%,谷丙转氨酶只分布于肝细胞浆中,故正常肝细胞浆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只有0.6左右。重型肝炎,肝细胞线粒体同时遭到破坏,谷草转氨酶从线粒体和胞浆中大量释放出来,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升高,比值越高,反映肝细胞损害越严重,预后越差。

5.血清胆碱酯酶。血清胆碱酯酶主要在肝细胞中制造,此酶数值越低,反映肝损害程度越严重。胆碱酯酶低于单位/升,死亡率高达80%。

6.血浆胆固醇。胆固醇在肝细胞线粒体内合成,严重肝损害时,胆固醇在肝内合成减少,故血浆内胆固醇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肝炎患者生化指标一旦出现“一高三低”现象,即高血清胆红素、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低胆碱酯酶、低转氨酶),则是肝炎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肝脏护理加强型营养支持配方:元一个月份量清洁血液毒素,增加免疫水平,增加肝细胞生长,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甲肝历史、脂肪肝、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各类肝脏关联健康需要。食物建议,减少米面、糖类、碳酸饮料,每天三份新鲜生菜沙拉,多吃水果。每天五份至八份新鲜蔬菜水果汁,特别注意休息,不要造成过度疲劳,避免持续压力。本品不能够替代药品,正在服用药物者,请尊医嘱。肝脏很容易患上如A型或B型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或是肝硬化等疾病。其中,最为严重者是肝癌。一旦患上肝癌,病人是九死一生的,而且病情发作快,死亡也快。肝病可怕之处,正是在于病人并没有特别显著的症状。患病者可能会腹胀、胸口闷、食欲降低、伤风感冒、发烧、作呕等,但平常人都不会把这些现象当作一回事,而自己到药房里买药吃,导致病情恶化,最后甚至丧命。或者,许多人都会就表面的诊断或推测自己是否得了肝病。专家却解释,一般疲惫、腹胀、肚痛、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不表示肝功能不好;但即使是能吃、能喝、能跑、能跳,或是运动健将,也不代表安好无恙。正因为大部分的肝病是没有症状的,这也就是医生称肝病为“最大的隐形杀手”的原因,所以不可不慎。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海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yfbj/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