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丙肝流行状况

我国丙肝流行状况

丙型肝炎是由HCV感染而导致的一种传播途径明确、起病隐匿、慢性化程度高的疾病。HCV感染呈全球性流行状态,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HCV全球流行率为3%,大约有1.7亿人感染HCV。而每年新发病例约3.5万。   HCV的感染率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世界范围内以埃及的流行率最高,在17%~26%,中东地区次之,在1%~12%,非洲西部地区位列第三,流行率在2.5%~4.9%,而美国、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流行率均低于2.5%,其中英国和北欧国家(包括挪威、瑞典、丹麦)的流行率最低,在0.01%~0.1%。我国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控制与变迁   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人数一直位列传染病之首,既往乙型肝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自年始,我国开始实施对献血人员抗-HCV筛查。年,我国已开始严格的血源管理。年,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进一步加强了采、供血机构的监管和血源管理,并大力推行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在阻断疾病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属HCV低流行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丙型肝炎得到了全面的控制。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HCV感染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分别为例、例、例和例,其中年度HCV感染率比上年增加20.98%。截止到目前,据推算,我国累积HCV感染者已突破万。新时期下丙型肝炎防治的突破口   新时期下,我国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疾病的防治问题不容乐观。1、公众和医务人员对丙型肝炎的认知水平仍很低   公众尤其是农村人口,对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缺乏认识。即便是临床医护人员,对丙型肝炎的一些基本知识也认识不足。据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丙型肝炎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仅1%接受调查者对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5%接受过丙型肝炎抗体检测;85%的非专科医生对HCV诊治的情况存在错误认识,仅56%的非专科医生对于就诊发现丙型肝炎患者的态度采取了正确的转诊治疗。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家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有效样本数为例,丙型肝炎的漏报率最高,达52%。因此,丙型肝炎被认为是临床漏报率最高的法定传染病。2、我国不同人群HCV感染率不同   依据新出版的《丙型肝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手册》,新时期下我国HCV感染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静脉吸毒者、职业献血员、HIV感染者、性乱者、接受血液透析者及职业暴露人员等。不同人群HCV感染率不同,急性肝炎患者中抗-HCV阳性率为9.7%,慢性肝炎患者为13.3%,肝癌患者为18.3%,肝硬化患者为33.0%,输血后肝炎患者为43.2%。并且在白血病(36.4%)、血液透析(43%)、献血员(12.7%)、吸毒人群(64.1%)、性工作者(13.1%)中均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因此,对于高危人群要警惕HCV感染的可能性,必须加强HCV高危感染人群的防护与检测。3、我国部分农村地区HCV仍较高流行   虽然我国总体HCV感染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我国部分农村地区,HCV仍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例如,吉林扶余、辽宁建平、黑龙江嫩江、内蒙古宁城、河北宽城、安徽涡阳、江苏金坛、河南永城、福建莆田、广东紫金等。目前,仍有大量农村HCV感染者尚未被发现,并且丙型肝炎治疗药物还未成为国家医保项目,亟需有关部门加大防治力度,重视丙型肝炎防治工作。在卫生部的号召下,医院协会主办、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农村丙肝阳光计划已在多个农村丙型肝炎高发区推广。针对部分高发地区的丙型肝炎防治工作,已列入十二五期间的国家重点攻关课题。我国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生物学系庄辉院士:我国丙型肝炎感染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是指:①感染HCV后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的比例较高;②经血传播比例较高,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③慢性丙型肝炎的症状比较隐匿,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所以漏诊率较高。三低是指:①认知程度低,我国对丙型肝炎的健康教育较少,因此一般公众对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较低;②诊断率低,因为认知程度低,起病隐匿,导致诊断率比较低;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低,目前只有不到2%的患者进行了抗病毒治疗。所以有必要对公众和医务人员进行丙型肝炎防治的健康教育,未来我国丙型肝炎防控的重心为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规范丙型肝炎的治疗。

我院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yfbj/10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