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孕妇最常见的肝炎。
肝炎病毒有: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和戊型(HEV)5种。
一、病毒性肝炎对母婴的影响
1、妊娠合并症发生率高,早孕反应重,妊高症增加,产时因为凝血功能减退,易发生产后出血,并发DIC,威胁母婴生命。
2、孕产妇、围产儿患病率、流产、早产、死亡率明显增加,病毒性肝炎与唐氏儿发生关系密切。
二、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途径
1、甲肝
粪—口传播,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不必做人流或引产;但分娩期接触母体血液和粪便,可以使新生儿感染。
2、乙肝
母婴传播是途径之一,占婴幼儿感染的1/3。
(1)宫内传播。占9.1~36.7%。
(2)乙肝:母婴传播是途径之一,占婴幼儿感染的1/3。
a、宫内传播。占9.1%~36.7%。
b、产时传播。占40%~60%,分娩中胎盘绒毛破裂,母血漏入胎儿血循环是主要原因。只要很少的血量,即会引起胎儿感染。另外,胎儿通过产道是吞咽含有HbsAg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时,皮肤有破损的情况下也能传给新生儿。
c、产后传播。密切接触。有报道称,HbsAg,HbeAg和抗HBe均阳性时,母乳HBV-DNA出现率为%。
(3)丙肝
存在母婴传播,垂直传播率为4%~7%,有许多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出生后一年内自然转阴。
(4)丁肝
这是一种缺陷性RNA病毒,必须依赖乙肝病毒重叠感染才能引起肝炎,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但母婴传播少见。
(5)戊肝
目前,有母婴传播的报告。一旦感染,母亲死亡率达到15%~25%。抗原检测困难,抗体出现较晚,因此,急性期难以诊断。
预防:
a、加强围产保健,重视孕期监护,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膳食,定期复查肝功及肝炎病毒标记物。
b、有甲肝密切接触史的,接触后7日内注射丙种球蛋白2~3ml,其新生儿出生时及生后1周各注射一次丙种球蛋白,可以预感染。甲型肝炎急性期禁止哺乳。
c、预防乙肝母婴传播要从孕前着手,急性肝炎痊愈半年到两年后怀孕为佳。所有妇女准备怀孕之前,夫妻双方都应筛查肝炎病毒标记物。HbsAg和HbeAg阳性的孕妇分娩时,注意隔离,防止产程延长、胎儿窘迫、羊水吸入、软产道裂伤。剖宫产可以使胎儿接触大量的母血,对预防胎儿感染不利。
为了阻断乙肝母婴传播,过去对乙肝病毒阳性孕妇进行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于妊娠28周起,每4周肌肉注射一
次HBIG(IU),至分娩,认为可以起到宫内阻断作用。但目前关于宫内阻断,已经通过流行病学证明,此法并不能降低母亲体内的乙肝病毒,但新生儿的联合免疫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大理州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中心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