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我国乙肝病毒突破性研究进展

      前言

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年5月决定,从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爱肝护肝享受健康"。

肝脏是与人体代谢功能有关的一个重要器官,在机体中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合成等多种重要角色。常见肝脏疾病包括甲肝、乙肝、丙肝、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等,这些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对人类危害性极大的疾病。

据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病毒性肝炎每年造成万例死亡,病毒性肝炎携带者目前约为5亿人,全球共有20亿人感染肝炎病毒,每年约有万人因此而死亡。我国法定传染病系统每年报告超过万例病毒性肝炎病例,占报告总病例数的三分之一。病毒性肝炎位居传染病发病之首,其中乙肝占所有肝炎病例的80%。我国每年因乙肝所致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亿元。

          

汉族人群乙肝易感基因被解析

  

年,来自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别出了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两个全新易感基因。相关论文刊登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我国科学家利用CRISPR破坏乙肝病毒

    

年,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院研究所、医院、日本京都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旗下子刊《GeneTherapy》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Harnessingthe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CRISPR)/CRISPR-associatedCas9systemtodisruptthehepatitisBvirus”。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探讨了靶定HBV抗原(HBsAg)编码区的CRISPR/CRISPR相关Cas9系统,在细胞培养系统和活体动物体内的效果。结果表明,CRISPR/Cas9可在体内和体外抑制HBV复制和表达,可能是HBV感染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目前,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治疗方法还是有限的。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的抗乙肝病毒基因

    

年,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周钢桥研究员团队牵头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从遗传学、病毒学、功能和分子机制等多个角度,首次发现一种“整合因子复合体”基因INTS10可激活人体先天性免疫功能,发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

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整合因子复合体”具有此前从未被发现的抑制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新作用,为其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同时,有助于深入了解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分子机制,为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候选生物靶标。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目前中国约有1.2亿名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预防和治疗慢性乙肝涉及国计民生。为了发现与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相关的易感基因或抗性基因,周钢桥科研团队牵头联合广西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中山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汇集了00余例全基因组分型数据,从中筛选出例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和例已自然清除乙肝病毒感染的对照个体,系统比较了两组的遗传学差异。

      









































哪家医院能治愈白癜风
白癜风治疗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jbtz/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