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经济圈打造最具活力城市群一加二要大

京津冀经济圈打造最具活力城市群:一加二要大于三

京津冀协白癜风怎样治最好同发展,不但要解决北京、天津、河北3地发展问题,还要为我国推动区域发展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调和、带动北方腹地发展"蹚"出一条路。今年两会,天津和河北的代表委员们大多选择便捷舒适的高铁来北京参会。发达的交通,使京津冀地区构成了一小时交通圈,这也为区域经济发展牵了"红线"。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那么应当如何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实现"一加二大于三"效果呢?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纭建言献策。治疗"城市病"打造最具活力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北京、天津、河北乃至全部环渤海地区,都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说。北京、天津、河北在我国都是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分。为何坚持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在我们国家的版图上,京津冀土地面积为21.6万平方千米,仅占全国的2,但是总人口达10860.5万,占全国的7.98;地区生产总值达62172亿元,占全国的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661.8亿元,占全国的9.9;进出口总额达6124.8亿美元,占全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国的14.7,在国家的发展中是重要的1极。京津冀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以后第三个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与此同时,京津冀在各自的发展中也遇到了问题,亟须从区域发展中寻求解决办法。"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发展面临人口过量、交通拥堵、蓝天难见等使人揪心的'城市病'。其深层次的缘由就是功能太多,多重功能叠加使北京不堪重负。治疗北京的'城市病',应从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来入手。"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李超钢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但要解决北京、天津、河北3地发展问题,还要为我国推动区域发展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调和、带动北方腹地发展"蹚"出一条路。实现优势互补调和好取舍关系京津冀经济圈的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经过多年发展,3地协同发展已具范围。但京津冀之间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调和好"舍"与"取"的关系?在采访中,代表委员表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京津冀各有所长,如能优势互补,前景广阔。2013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6.9,稳居全国第一。北京率先实现了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的转变。天津则胜在人均,人均GDP全国第一。而河北第一产业增加值是京津的10倍,为京津两市农产品提供了充足来源。3个省市各有所长,如何借用其他地区优势,舍去同质化竞争,成为合作的目标。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表示,"天津要借重用好首都资源,在交通设施、金融商贸、港口物流、文化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积极展开对接合作,积极承接部分首都疏解功能,搞好京津合作示范区未来科技城、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等大型合作项目建设,目前这些项目部分已取得了丰富的合作成果。""对北京和北京的各个区县来说,主要是做好'舍'的文章,这个'舍'是要从京津冀城市圈建设发展的大局动身,服从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有退有进、有舍有得。舍不得空间换不来蓝天,我们就是要舍去不符合本身功能定位的产业,换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舍去同质化的竞争,换来京津冀的互利共赢。"李超钢代表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市长马誉峰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对接是重中之重,应当坚决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决不能再走同构性、同质化发展的老路,决不能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向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转移,引进高端人才,培养高端技术、发展高端产业,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打破行政壁垒跳出"1亩三分地"如何打造京津冀一体化?代表委员纷纷表示,一定要区域规划一张图,跳出"1亩三分地"的思维,打破行政壁垒。"首先就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在中央的指导下,制定京津冀区域性的发展规划。通过这个计划明确京津冀3地的功能布局、区域分工和产业配套。"李超钢代表说。张庆伟代表建议,以计划为引领,在国家层面上抓紧制定首都经济圈计划。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期盼计划早日制定。河北省将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进一步明晰河北省在京津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定位,在为首都分忧,为京津服务中实现自我发展。"天津将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同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更大进展。"黄兴国代表介绍。下一步天津将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上有多项举措,如推动区域交通络互联互通,加强海港、空港、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做好与北京S3线、首都第二机场对接交通线和环渤海铁路、津承铁路等交通设施计划。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应捉住京津冀同享一个生态单元这1突破口,在生态文明共建合作有迫切需求这个切入点,捉住京津冀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这个突破口,充分利用环保手段,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jbtz/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