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收藏

一、病原及特征:

本病有三个血清型,Ⅰ、Ⅱ、Ⅲ型。I型世界各国都存在,Ⅱ型在英国、Ⅲ型在美国。我国目前主要有I型和其变异型(Ia),程安春等于年在我国病鸭中分离出Ⅲ型雏鸭肝炎病毒。

二、流行情况:

1、以春、冬季多发,只有雏鸭发病。

2、只能水平传播,不能通过卵的感染。

3、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4、任何能损伤肝的饲料或药物及不良饲养环境和应激可加剧病毒的致病作用。

三、临床症状:

1、潜伏期1—2天。

2、精神沉郁、废食,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倒向一侧,两脚痉挛踢动,角弓反张(背脖),两腿伸直而死亡。

四、剖检病变:

1、肝肿大、质脆。

2、10日龄前肝多为土黄色,10—30日龄肝为灰白或暗红色。死亡鸭胚肝呈灰黄或暗灰色,外覆一层青绿色或淡黄色纤维性物。

五、鉴别诊断

1、鸭浆膜炎:①呼吸道症状明显。②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及F性脑膜炎。③斑驳脾。④关节炎,瘫的多,而背脖的少。

2、禽霍乱:

①有呼吸道症状。

②瘫痪、关节发炎。

③肝肿、古铜色、有坏死点。

④心包液增多,心外膜有出血点。

六、防治:

1、弱毒苗:1—2日龄皮下注射或口服,最快的3—4天可产生免疫力。

2、种鸭免疫:在收集种蛋前2—4周注射疫苗,雏鸭在三周内可获母源抗体保护,一般免疫期半年,之后要考虑进行第二次免疫。

3、灭活苗:国内外均有报到,但目前应用较少。

4、被动免疫:在发病初期可注射0.5—1.0血清或卵黄抗体。

5、严格消毒。

6、加强饲养管理。

七、Ⅲ型鸭病毒性肝炎

1、主要发病于2周龄内的雏。

2、突然发病、沉郁拒食、死前侧卧或仰卧,两腿划动,死后头向背部卷曲,两腿后伸。

3、肝肿大,严重的出血点或斑,其他脏器无明显病变。

技术咨询

点击加







































白癜风偏方有效吗
如何快速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jbtz/6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