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型肝炎病毒年东京国际病毒性肝炎研讨会上,曾称为非胃肠道途径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正式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HCV呈球形,直径为40-60nm,核酸是单股正链RNA,有包膜。根据世界各地分离的HCV-RNA同源性大小,将HCV基因型分为6个型别,我国以Ⅱ型居多,目前认为此型病毒复制量大,感染后治疗困难。HCV对温度较敏感,加热°C5分钟或60°C1小时可将其灭活。20%次氯酸钠可消除其传染性。对氯仿、甲醛、乙醚等有机剂敏感。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注射、性接触、血液透析、肾移植等非胃肠道途径传播,传播途径与HBV类似。丙型肝炎常发生于输血后5-12周,多数可不出现症状,发病时已呈慢性过程,多无黄疸,约40%-50%发展成为慢性肝炎。其中约20%可发展为肝硬化,HCV是输血后引起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少部分可诱发原发性肝癌。二、丁型肝炎病毒年,意大利学者RizzettoM在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内,发现一种新的肝炎病毒,将其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Dvirus,HDA)。HDA呈球形,直径为35-37nm,核酸为环状单股负链RNA,是缺陷病毒。HDV不能独立复制,必须在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复制。HDV-RNA编码的HDV抗原(HDAg),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D。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D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以四川等西南地区较多见。全国各地报道的乙肝患者中,HDV的感染率为10%左右,其传播途径与HBV相同。其感染需同时或先有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感染的基础。HDV与HBV同时感染,称为共同或联合感染;发生在HBV先感染基础上的HDV感染,称为重叠感染。此时常可导致HBV感染者的症状加重与病情恶化,导致急性重型肝炎。HDV与HBV有相同的传播途径,预防乙肝的措施同样适用于丁肝。由于HDV是缺陷病毒,如能抑制HBV,则HDV亦不能复制。三、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Reyes等,于年应用基因克隆技术,获得了该病毒基因组cDNA克隆,并正式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HEV呈球形,直径为27-34nm,无包膜,为单股正链RNA,有两个基因型,即缅甸毒株与墨西哥毒株。HEV不稳定,对高盐、氯化铯、氯仿等敏感,但在液氮中保存稳定。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潜伏末期和急性期初的病人,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常因水源被粪便污染所致。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生在雨季或洪水后。潜伏期平均为40天,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青壮年多见。多数患者于发病后6周即好转并痊愈,不发展为慢性肝炎,少数可表现为重症肝炎。孕妇感染HEV后病情较重,尤以怀孕6-9个月最为严重,常发生流产或死胎,病死率达10%-20%。戊型肝炎的防治原则与甲型肝炎相同,但注射丙种球蛋白无紧急预防作用,疫苗正在研制中。
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