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10月23-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委侯金林主席
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委魏来教授
主席推荐年会亮点1、坚持两个学会团结与合作的办会传统
在既往16次会议中,两学会团结、合作、相互支持,本次会议也继承该优秀传统。
2、借鉴国际会议办会经验
①匿名审稿:借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年会审稿方法,大会每一篇摘要均由四位审稿人评定,且审稿人仅见到投稿人摘要,不能够看到投稿人单位和姓名等其他信息,目的是保证审稿公平性。这是国际会议的规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已经在年、年进行了两年实践。
②首次向国外和境外学者开放投稿,使其可以普通投稿人的身份进行报告和讲座。
③设立多个平行分会场:纳入了乙肝、丙肝之外的更多肝病。目的是让更多肝病领域专家发出声音。平行分会场由两个学会主委、副主委轮流分工,设立不同分会场召集人。根据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临床实践经验及开展的研究工作,挑选大会讲者,以期更贴近临床实际和满足参会者需求。
3、九大指南和共识齐亮相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更新。
·凝聚了两个学会专家的智慧,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征求意见,《中国医学论坛报》同时开辟“乙肝指南大讨论”栏目,供同行投稿和发表意见。
·特别提出的是,与以往指南相比,新版指南纳入了更多中国人自己的循证医学证据(包括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方面),同时推荐意见也更加明确,将最新国际治疗方法推荐给大家。
·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作为观察员身份,参与指南修订大讨论,对指南更新给予现场指导和沟通。
·新版乙肝指南主要根据近年抗病毒治疗进展,对强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予以优先推荐。新版指南尽管没有纳入保肝降酶药,但由于保肝降酶药在中国用量非常大,的确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临床实际情况,是需要进行规范的、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指南编写人员投票及两个学会常委会讨论,将专门对于其他与肝脏疾病治疗有关的药物,比如保肝药、降酶药和抗纤维化药物进行临床证据复习,根据证据和专家临床经验达成共识,在适当时候进行发布。对于循证证据不足的治疗药物,将调动全国肝病工作者共同开展研究。
大会还将发布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共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诊治共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诊治共识、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共识、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以及关于制定指南的指南。
4、继续教育特色课程
兼顾两个学会的临床疾病特点,设立“黄疸待查——黄疸诊断与鉴别诊断”课程。
5、合作增多
与《中国医学论坛报》合作,指定其为大会官方合作媒体。《中国医学论坛报》将通过新媒体+传统纸媒相结合的报道方式,争取使会议精彩内容更专业、全面、快速、便捷地呈现给全国肝病工作者。
6、设立肝病临床思维训练营全国总决赛专场
除临床肝病领域的经验分享、国际指南介绍、循证医学证据复习、最新进展及继续教育课程以外,肝病临床思维训练营全国总决赛将分享病例讨论。
“肝病临床思维训练营”活动项目是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共同主办,通过具体病例帮助临床医生理清思路,了解最新进展、最新诊断和治疗手段,改善临床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危重疾病诊断水平和治疗能力,并使其有机融合。同时,肝病临床思维训练营更多地发挥了全国各地专家的特点,充分调动全国各地青年肝病工作者的积极性,也发现了一批青年人才。
7、慢性乙型肝炎诊疗现状调查和慢性丙型肝炎诊疗现状调查结果发布
8、表彰在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建设和发展中作出贡献的专家
年会APP专题和直播介绍作为本次大会官方合作媒体,《中国医学论坛报》官方APP“壹生”即将推出三大板块:
1、年会专题报道:介绍大会通知、大会报告和新闻发布会等内容,会议新鲜资讯尽在掌握;
2、大会现场直播:专家和小编一起带您走进会议现场,分享大会照片、专家观点、参会感悟;
3、肝病临床思维训练营全国总决赛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