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肝炎日特辑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

陈成伟

陈成伟,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始从医,从事肝脏病工作46年。主要专长为肝脏病及其并发症,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药物性肝病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编专著《药物与中毒性肝病》,年由上海科技生物社出版;年再版,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七项。荣立二等功一次。曾评为首届上海市《十佳》中青年医师。为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前任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肝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中华肝脏病杂志》副总编辑,《肝脏》杂志主编。目前和他的团队正从事终末期肝病生物学治疗(如干细胞等)方面的研究。

1妊娠期肝病

临床上将妊娠期肝病分为两类,一类为妊娠期合并肝病,病因较为复杂,病原与妊娠常无直接联系,肝功能损伤与妊娠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常见有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胆囊炎和胆石症等,此类肝病在非妊娠期也可发生。另一类为妊娠期特有的肝病,妊娠与肝病存在因果关系,即肝病发生于妊娠期,且发生与妊娠直接相关。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特发性,主要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另一种为妊娠并发症所引起的肝损伤,如妊娠剧吐、妊娠期高血压病以及溶血、肝酶增高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病程经过大多良好,岁妊娠终止迅速恢复,再次妊娠又可复发。本病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死胎和死产。阴道分娩时易致新生儿颅内出血及自体出血。

妊娠急性脂肪肝为一种少见的、突发于妊娠晚期严重威胁产妇生命的疾病。肝组织为广泛微泡性脂肪性病变而导致肝性脑病和肝功能衰竭。以往死亡率高达92%,近年来经早诊断和积极治疗,及时终止妊娠,病死率降至7%~18%。死因多为产后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脑水肿、继发感染和败血症等。胎儿病死率为9%~23%。早期诊断和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是提高母婴安全的关键。

妊娠剧吐是指妊娠时发生持续性严重频繁的恶心、呕吐甚至不能进食进水而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重症可由少尿和酮症酸中毒表现。孕妇发生率为1%~1.5%,以首次妊娠为常见。多发生于妊娠6周左右,个别见于第20周。病情经过良好,如酮症酸中毒7天,通常不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病情控制后,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仅个别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较轻。

妊娠期高血压病指在妊娠晚期出现的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及抽搐等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率为5%~10%。仅有血压升高称妊娠高血压,如出现上述表现中前2项或3项成为先兆子痫,如病情加重,出现抽搐,则称子痫。多见于青年初产妇。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龄产妇和首次多胎妊娠。通常终止妊娠后病情大多迅速缓解,但合并多脏器损伤者,母婴预后均差。在孕妇死亡病例中80%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肝包膜血肿破裂和爆发性肝衰竭。影响胎儿并发症为胎盘早期剥离、早产及宫内发育迟缓。

2妊娠期病毒性肝炎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有二种情况,一是正常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二是继往患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的育龄妇女,在妊娠期肝炎发病。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有下述特点:(1)发生肝炎后,可使原有的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和乏力等明显加重;(2)肝功能损害较重,血清蛋白、胆固醇和凝血因子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较明显(3)心动过缓,多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皮肤瘙痒少见;(4)分娩时出血较多;(5)重型肝炎发生率比非妊娠肝炎增加10.5-65.6倍,且病史率可高达85%;(6)产后恶露可延长至20天以上。

妊娠期甲型肝炎给予一般护理即可。因甲肝病毒不通过胎盘屏障,不存在母婴垂直传播,也不会慢性化,病后终身免疫。甲肝病毒对胎儿没有致畸作用,因此孕妇可继续妊娠,不必人工流产,更不宜在急性期终止妊娠。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小于10%,慢性HBV携带者在妊娠期如发生急性活动,可在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如黄疸迅速加深,可诱发重型肝炎,应密切







































治白癜风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jbtz/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