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十个“世界肝炎日”,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肝炎的分类与危害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根据致病因素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炎会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肝功能异常,引起厌食、腹胀、恶心、呕吐、易疲倦等一系列不适症状。重症肝炎可直接导致死亡,慢性肝炎则会增加肝硬化、肝癌的发病风险。病毒性病毒的防范与治疗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类型和传播途径:病毒性病毒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最高、治疗难度最大。我国目前乙肝病毒的携带者约万人,其中有万是慢性乙肝病人。中国曾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感染率曾达10%,占全球感染人口的1/3。新生儿、儿童和成年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在可大大减少乙型肝炎感染风险,但是药物对乙肝的疗效不是很好,乙肝药物研发任重道远。我国丙肝的感染者有万,其中多万是慢性丙肝患者。相对于乙肝来说,丙肝感染后的危害更大,慢性化率为60%~85%,而且疫苗研发难度大。年开始,随着丙肝抗病毒药物陆续被研发,丙肝的治愈率已将近%。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个人卫生习惯,定期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婴幼儿和成年高危人群要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要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