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戊型肝炎防治共识发布,为临床医生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华图/受访者提供

大众对于戊肝知之甚少,部分患者在罹患戊肝后仍不知道自己得病。1月6日,《戊型肝炎防治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新版正式发布,开启了戊肝防治新篇章。

据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系主任徐小元教授介绍,《共识》汇聚了全国90位知名临床、疾控专家,以临床病例为载体,追根溯源探索戊肝防治新体系。《共识》的正式发布,将进一步解读戊型肝炎的病原学、临床诊断、治疗等相关进展,为临床医生和公众提供更清晰准确的疾病科普和诊疗参考意见,在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防控的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揭秘:《共识》为治疗和预防提供决策参考

相较于大众所熟知的乙肝、丙肝等疾病,大众对于戊肝知之甚少。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万新发戊肝感染,其中万患者出现了肝炎症状。

戊肝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流行,在中国近年来戊肝病毒流行率也呈上升趋势。年,中国报告戊肝患病人数约2.6万,发病及死亡率均占所有肝炎的2%,感染率和死亡率已经超过甲肝。年戊肝发病率约1.84/10万人,远高于年的1.27/10万人。此外,戊肝病毒感染后除可能导致急慢性肝炎外,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肝外异常表现,并引发肝硬化肝癌等恶劣后果。

与此同时,我国对于戊肝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共识仍停留在年7月制定的《戊型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系主任徐小元教授强调,肝病防治三十年,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戊型肝炎依旧是被大众忽视。戊型肝炎的发病率超过甲型肝炎,然而它医院,医院都并未开展。

在制定过程中,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特组织有关专家,查阅大量已发表的戊型肝炎文献,收集并汇总临床热点问题,认真开展讨论,最终形成《戊型肝炎防治共识》。期待能够在有关医务人员制定戊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防决策时提供参考。

解读:戊肝高危人群预防先行

据了解,《戊型肝炎防治共识》更新了10多年来的各项证据,详细介绍了戊肝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预防、病理学、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治疗等六个方面,并提出了尚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共识》作为我国最新的戊肝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决策依据,有望提高临床医生以及大众对于戊肝的重视,促进高危人群的预防,进而降低戊肝的发病以及死亡率。

《共识》指出,戊肝多呈自限性,但部分患者感染戊肝后仍可能导致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等严重后果。需要重视的是,戊肝可能给老年人、孕妇、慢性肝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带来较为严重的疾病后果,比如孕妇感染戊肝病毒后可能对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造成早产流产、孕妇死亡等恶劣后果。

戊肝的轻微感染,通常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为主,而病情较为严重时,则需要根据病人自身身体状况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α、肝移植等疗法。

《共识》推荐戊肝感染的高危人群以及感染后病情可能较重的人群(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等)接种HEV疫苗。强调重组戊型肝炎疫苗能有效预防戊型肝炎,且预防效果持久。

据了解,我国自行研发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益可宁,是至今全球正式批准的唯一戊型肝炎疫苗。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军院长表示,戊肝疫苗研制的成功,为基因工程疫苗研发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在会议上,万泰还向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捐赠了万元的科研基金,用于支持戊肝科研项目,为戊肝防治助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

xxcb.cn。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jbtz/16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