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致病菌也开始生长、繁殖,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一些传染病悄悄开始传播。为了让大家能以健康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在此我们来学习和了解一些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春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水痘、腮腺炎、风疹等。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发病较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喷嚏、随飞沫播散,借空气传播,并传染性强,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流感潜伏期短则数小时,最长不超过四天,患流感后病人一般会有高热、全身酸痛、头痛等症状,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腹泄、咳嗽,患病后3—4天就会退热,1周内痊愈,体质较弱者病程延长。老人、小儿及有慢性疾病者感染后病情加重,出现肺炎型流感或继发细菌感染,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
流行期间,易感者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可以去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勤洗手,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房间内要注意通风换气,除禁忌者外,可进行疫苗接种。
2、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烧多见,开始时有低热,1—2天后身上分批出现小水疱,主要分布在胸部和腹部。水疱壁很薄,里面含有透明的液体。传染性很强,接触者约有90%的人会发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从发病第一天起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都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被服及用具等,也有可能被传染。预防水痘主要是对患者进行隔离,一直到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与水痘者接触过的孩子应隔离3周。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空气、被服及用具,应采取通风、紫外线照射、暴晒或煮沸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得过水痘的人可以获得持久性免疫,复发者极少,因此得过水痘的人不必担心再次感染。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常见病,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疼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普遍易感,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腮腺炎病人一般建议休息21天。
4、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密切接触及飞沫传播,春季是此病高发季节,在学校内极易流行,发病前2-3周内有与风疹患者接触史,发病症状: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低热(体温38摄氏度左右)持续1-2天,同时伴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压痛,2天后出现皮疹,初见于面颈部,1天内迅速延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持续3天消退,此病全身症状轻微,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5、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眼病,曾发生过世界性的流行,这种病的病原体是多种病毒,对幼儿园、学校、工厂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危害很大,极易传播。病人眼睛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被分泌物污染的手指、手帕、毛巾和脸盆等都是传播这种病的媒介物,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隔离,尤其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患者的洗漱用品和接触过的物品应消毒,患者禁止进入公共场所。
6、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节可流行。主要表现有全身无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腹胀、黄疸、肝肿大及肝功能检查异常。甲型病毒性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即“病从口入”。不洁饮水、食物均可引起感染。
7、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是青少年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前面对春季常见易发的几种传染病做了简单介绍,现在综合各种病症谈几点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合理安排运动量。
4、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对提高自身抵抗力相当重要。
5、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病原体侵入,所以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不宜太过辛辣、油腻。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多食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尽量减少与病患者接触。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进行消毒。
一年之计在于春,又是一年最美好的开始。愿我们都能以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良好的心态度过每一天。
来源:肿瘤内一科
编辑:张利
审核:张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