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戊型肝炎常见的几个问题

  虽然近来年未再发生戊型肝炎的大规模流行,但散发病例颇为常见。据我国疾控中心的监测结果,戊型肝炎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年为8.85%,到年已经升至31.62%。因此,HEV感染已成为我国急性病毒性肝炎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吃下戊型肝炎病毒,会出现什么表现?有哪些结局?

  感染HEV后,潜伏期10-60天,平均40天后发病。虽然人群对HEV普遍易感,但感染HEV后大部分人并无明显自觉不适,未经就医而自愈,这种现象称为“隐性感染”。感染后可产生保护性抗体,在血液中可以检出抗-HEVIgG,该抗体可在体内持续存在多年。少部分人感染HEV后可发展为急性肝炎,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厌油、呕吐、皮肤瘙痒、腹痛、腹泻等,小便颜色加深呈深黄色或浓茶色,可伴有全身皮肤黏膜发黄,因此就医而诊断为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会转为慢性吗?

  以往研究认为,戊型肝炎和甲型肝炎一样,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感染HEV后2-4周内可自愈,不会发展成慢性肝炎。但后来研究证实,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器官移植患者、合并艾滋病毒感染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感染HEV后,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并可导致肝硬化。

  哪些人群感染HEV后病情会比较严重?

  既往有慢性肝病基础的人群(例如慢性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等患者),老年人及体质较弱的人群,在感染HEV后病情相对较重,持续时间较长,治疗效果较差,其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可能陛上升,因而病死率也较普通人群明显增高。

  戊型肝炎如何治疗?

  戊型肝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治疗。主要措施是注意休息,适当使用保肝药物,注意合理的营养支持,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多数患者可以顺利康复。

  戊型肝炎如何预防?

  戊型肝炎的预防策略目前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由于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因此饭前便后充分洗手可大大减少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应改善卫生设施,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加强对动物及急性期患者粪便的管理,防止污染水源及食物。由于HEV在℃煮沸5分钟即可灭活,因此应饮用充分煮沸的开水和食用充分烹饪的食物。加工猪肉食品时,要做到切割生食邗熟食的厨具分开使用,避免加工好的猪肉受到污染。烧烤、火锅、野餐等容易进食半熟肉食品,因此在准备原材料时尤应加强对肉制品制作工艺的监管,这对减少戊型肝炎发病也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有肝病基础的人群和年老体弱人群相关知识教育和定期体检,增强防范意识。

更多精彩内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jbtz/14368.html